七月份作巴渝盘溪纪游小辑毕后,又始作“成、汉、邛、眉漫游小辑”。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徐步悲鸿小径,回眺藤上崖间,但识昊天高渺》。泉瀑声中,阴樾山道间,随意漫行,品味蕴藏于自然之历史与艺文情思。忽觉野风拂拂,林树清响;返身朝着来路望去,只见藤叶纷披,幽影摇动,澹澹青空,旷远无极。一时转又念及吾画者毕生所行遥路,胸中慨叹,亦然莫可诉说。杂然感触交汇于斯,临案乃驱长锋大毫,并赋予飒爽色墨,立时遂得兹作。
2、《盘溪小夏清疏雨,乍霁江南树色新》。游走于足下这条悲鸿遗路,天色时阴时晴,偶尔亦然飞下些许稀疏细雨。倏忽清阳乍现,天地却泛起一派煦和之光,亮晶晶、茫荡荡地,煞是使人觉着富有情味。兹画即将此等细微感觉,以随性而舒展有度的笔墨写出,视象则甚是与心中印记相吻。顾其恣纵洒脱间亦见厚实森严之形色神貌,喟然有思。画作须表达精到,固勿论矣。而其前提,却必须同时得在随心所欲、看似漫不经意状态下完成。今世尝见好些画师,笔下堪称井井有条,一无笔误,但那刻意制作之感,看去实在令人无法认同。“画者,心画也”,此语果是大有讲究焉。
3、《江雾瞬时溟欲雨,山城深处史痕幽》。一时独坐坡麓半腰山亭,静对远外浩杳江天。时云岚弥漫,天色似雨还晴;极淡华光笼罩四野,所见隔岸滩崖,高低楼屋,俱在渺荡明灭之间。转念及兹前朝陪都也,至今那可见与不可见的旮旮旯旯里,皆不知隐藏着几多故事。存此情怀,目下临案之际,属意楮幅,信笔写之。悉出于吾中岁所言“劈写”、“戳写”兼“厾写”之法,搁笔涮砚观而颔首,自语曰:斯必以缥缈感觉为基底,同时不乏细微层次变幻,方当称是。
4、《盘溪入江处,隔岸松冈难辨识》。既沿路一行至底,来到江滨大道。凭栏倚望,那嘉陵江对岸,吾生梦魂难忘的故土,数十年开发之下,今者可称是连山形地貌都不易认识了。百感交集,暗存于心,临案亦将此意象写出。看似洒脱不羁色墨,内中包含虔敬诚笃情怀;若有若无烟云流动间,自是蕴藏许多己心方知琐屑事件。唯祈观画之士勿仅以其淡漠相视。
5、《昔时荒僻径,今者锦华林》。返身上行,回看这片既经之园区,乃识这“盘溪徐悲鸿小径”全貌。依傍自然山水所打造成的景点,自是已具其特色。更加上人工培植,遂只见沿路茂林奇石,苍崖幽舍,曲峡拱桥,跌瀑喷泉,亭廊台阁,配以般般鲜花艳草,再衬上远方颇觉现代感之嘉陵江水岸,那份映入心目的视象,委是闭门造车或按图索骥之士所难以想见。今蕴蓄于胸有时,思忖谋构之下,驱令笔墨水色,作此全景画图。所呈一切,当是勿须言表。本小辑此止。
6、(成、汉、邛、眉漫游途中得图二帧)一、《川滩清水,疑是李太守余泽》。甲辰初夏,车行今之川西坝子,则多已在水泥之阵。一时,忽见于兹,虽平淡无奇,但一泓清涟,微风抚拂下,那般宜人之感,实是沁入吾心。念及这一带水源,只怕也都与李冰父子所为有关罢?今欣然写之,信笔挥洒,当与这随手所撷之小品意趣相符。二、《蒲江夏露汇清流》。沿路难见真正意义上的“山水”之境,加之气候多属闷热,故尔某晨车行蒲江县境内,甚觉当时清凉微风,挟带夜露润湿之气,顿然生发舒怡之感。时公路两侧自然风景,多被各种各样人造之物遮挡,仅偶透见一二。兹,于摄影固属要命之事矣;而于吾画者则并无大碍。所有可见与不可见景象,这抻纸挥毫之际,悉于楮幅间补足,一并令当时身心感受毕显于是。
7、《邛崃卓文君旧居》。这川西坝儿自然山水变化有限,但园林饶有意趣,此事向来为吾心所识。兹行主旨既属访古探幽,所撷画题,主要也只为此。斯园也,所志“凤求凰”故事,古今几人不晓?自是没必要啰嗦。却将作画意兴,专注于其幽深古雅风味、缠绵悱恻性灵。园不大而曲折森密,各式各样绿植,如古榕、新荷、修竹、碧梧连带几般芳花,并假山亭廊、苔痕池堰,一总营造出整体氤氲气息。特别是众多的老树,最能显示其历史意蕴。画即追随其趣,反复以积墨淡彩点染,与自家素常之作相较,亦另成一种面目。
8、《琴声暗诉凤求凰》。写斯园莲池琴台景象。曲岸一道,回廊步栈绕之,而园苑那厢依然林树幽深。眼前满池新荷清盛,拥簇水滨亭榭;则亭内空置瑶琴,殊觉寂寞。一子倚池栏而坐,仰观冲天远去之鸟,——如此这般境界,配以这特定之地及特定题旨,情味似已耐人寻觅。整体画风较诸前幅,相对简淡疏朗,尤其写笔法度,甚异于彼。静观今世大量山水画作,予人之基本视象感,有如同一帧画面裁取得来。此吾深戒之。
9、《亭阁清阴外,井台萧索处,伊人犹似美当垆》。此径将园内一二新旧点缀物纳入画中。自是假想之境而已。又,若这等画意,依吾辈想法,也定只是宁古拙近荒陋,亦决不敢真个画得美艳俗媚了。所有运笔设色,俱以此进行。且是亦然不敢趋于清淡;郁浓之处,乃见古雅。般般意念,悉于尝试间谋求实际发挥。究竟如何,也只得由观画之人评说。精巧庭园景象,较之大山大水,奢遮杀亦仅偏重幽深小趣。既不欲重复,断然止之于是。本月画作此亦止。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