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有个小朋友来找我学钢琴,四岁半,我就让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刚开始讲述弹琴的坐姿时,宝宝的表情有不乐意,然后妈妈就坐在一边,可是宝宝立马就想哭,我就让家长赶快过来一起学。我采用了宝宝和妈妈比赛的形式,每讲述一个新的内容,都用抢答形式来巩固,妈妈也是鼓励配合宝宝,基本上每次都让宝宝先回答,这样宝宝才乐意继续往下学,等到下课的时候,宝宝又不乐意了,我们就猜她是想回家了,可是她一直嘟着小脸,就是不说话,也不肯走。这下可难倒我们了,最后终于整明白宝宝是想自己在钢琴上用小手胡乱的弹着玩。
后来妈妈的聊天中得知,她还有一个大宝,已经小学三年级,为了这个宝宝,妈妈辞职了,每天陪伴宝宝最多的就是妈妈,所以是很黏妈妈的。
还有一个故事和这个类似,这个宝宝我们暂且叫她丽丽,我认识她是因为她是我们一年级的新生,刚开学的时候,丽丽就很引起我的注意,因为她每次都是班上最后一个来的学生,她家据说是住在学校对面,每天上学前都哭着不来,到了学校还是一直的哭,还一直央求老师给她妈妈打电话,刚开始,我们出于同情,想着小孩子上小学可能不适应,可是两个星期过去了,还是老样子,每天我们都想办法去安抚她,终于在过了一个月的时候她才能融入小学的节奏。
也是无意间和丽丽妈妈的聊天才知道,妈妈有一个大女儿已经小学二年级,这个是二宝,妈妈也是辞职在家专门照顾两个宝宝。
其实,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我放暑假的时候,整天带着宝宝,吃饭、睡觉、玩耍都是我陪着,后来发现,她一会不见妈妈就开始嚷着找妈妈,她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以前家里人多,奶奶带一下、姑姑带一下、爸爸带一下,所以不会专门的去粘某一个人,有的时候心情好,还可以自己去玩一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带她的人的单一,越来越会粘人了。
从我自己身上和周围的小朋友身上,我看到,只要怕生、娇气的宝宝一般都是有一专一的人带的,很多妈妈认为宝宝成长也只有那几年,牺牲一下事业陪着孩子,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是正确的观念,若是把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对她的成长也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