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计划一天学习完的一节课程,零零散散、七拖八拖,花了三天的时间才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和总结,过程中着实枯燥和痛苦;
回想起高中时期,一直都做差不多的中不溜,高考发挥的也平平常常,念了差不多的大学;
考研的时候,没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什么都是差不多就得了,选择了本校的读研;
读研的时候,静不下心来去做实验,沉不下来去分析数据、阅读文献,文章也是发了个差不多的期刊,又马马虎虎的毕了业;
工作的前几年,时不时的都要去报一个考试,一建、二建、笔译,每天都琢磨着幻想着证书加持自己就牛逼了,却没有踏踏实实的去学习;
直到自己30岁的那年,开始意识到,人生的前半场已经悄然过去,因为自己的差不多导致自己的平庸,开始逼自己去学习、做题、考试,备战的时候每天对自己自言自语,坐不住的时候对着镜子问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到底能干什么?终于在那一年收获了两个证书,紧接着自己好像就飘了,好像比身边的人都要好很多嘛,为喵要再去忍受学习的枯燥性,为喵要去接受新的东西,尝试新的领域?于是有了荒废的2019年,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脸,立的flag没有一个实现的;
2020年,疫情的突然到来,有了相对多的时间去学习,可是自己却依旧挥霍着时光,抱怨课程枯燥无味、抱怨记不住学不明白,然后反复拖延,迄今一门课程都没有学习完,之前学习的内容再做题也都忘却了。挫败感、焦虑感在困扰着自己,还是会忍不住和周边的同事、远方的朋友探讨八卦和实事,让时间不知不觉中从指缝中溜走,到头来一无所获;
接受新知识的过程痛苦,可是当你重复去看、重复去听,然后再去做题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很顺畅呢?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哪个人能靠着冲刺突击就能收获各种证书的,再难再枯燥也要逼自己去学习,脚踏实地的感觉不好吗?为什么要让自己浮在半空中?为什么要不断放纵自己,跟自己说今天就这样吧?
定好的学习目标,多晚都要去完成,不要一直给自己找借口,不要让外界的人和事打断自己的计划和脚步,持续性坚持学习,剩下的交给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