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开场】
21期网络研讨中,由在重庆培训班实施观摩课的艾老老师分享他的《烙印家乡美》的前世今生。我们了解到,艾老师的课经过了三次磨课,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教学由“一阶”上升到了“三阶”。
一堂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教学设计到实施,往往要经过精心打磨、完善,打磨的过程是教师成长和提升的过程。本次研讨,我们的主题依然是观摩课的前世今生,由山东省临沂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王学忠分享他的观摩课《摇鼓》的打磨经过。
《摇鼓》这堂课的华丽呈现离不开专家的指导,所以今天的点评专家也是这堂课的磨课专家,大家熟悉的沈老师!有请沈老师!有请王老师!
【王老师谈《摇鼓》的前世今生】
课程初期的教学设计很简单,最早的课程主要以学生绘图着色为主,后来慢慢改成手工制作课。基本都是以老师讲、学生做的模式进行,上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种教学设计只教会了学生制作技能,没有挖掘其小组合作、探究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不断的改变教学模式,尝试更好的方法,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满意。一直到这次的培训,在沈老师的指导下,这节课才真正发生了变化。从课程的导入到制作过程,以及作品的展示和最后的拓展升华。
我从一些设计逐个介绍一下课程的变化
一、导入
最初的课程设计准备用视频介绍木镟玩具引出摇鼓,并借助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做进一步领会。沈老师提出;学生真正能从中接受多少信息呢?
在沈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意识到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只是让学生被动参与到学习,最后,我们采用了游戏“击鼓传花”作为导入,不但顺利选出组长,而且也让学生认识了摇鼓,学生还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学习转换成积极参与,并主动思考摇鼓与其他鼓的异同。
这是导入的一个对比
摇鼓是我们当地的一种玩具可能有些老师不台了解,我们可以看几张图片,孩子见到还是比较喜欢的
二、制作分为两步
(一)玩偶制作
主要采用拆解的方式,学生取出玩偶和“锦囊”(任务单),带着问题共同拆卸并简易组装。学生通过神秘好奇的拆卸方式了解玩偶的构造并探究安装步骤。通过小组分析、讨论,为下一步的安装提供技术支持。
学会了组装方法以后必须要把所有的配件进行固定,所以需要用到一种工具胶枪
3.认识工具
玩偶制作中需要固定用到工具--胶枪,胶枪在使用中灼热的枪头和胶水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最初是通过视频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使用方法和安全隐患。沈老师提出:通过什么学生认识摇鼓的工具,认识到什么程度,老师怎么知道学生认识了这些工具,而不是记录这些工具是做什么的。老师讲了,学生就能认识了吗?学生就安全了吗?这里需要思考用学习支架来突破。
在沈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意识到被动的学习只能让学生了解,但是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最后的设计是:给出胶枪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胶枪的结构特点,讨论其使用方法,在使用原理中去发现其安全隐患。
这个过程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思考研究,而不是通过视频或者文字其他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被动的学习。
4.小鼓的制作
最初也是打算用拆解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制作的方法步骤,后来改成了用发现、对比的方式。请组长上台挑选制作错误的小鼓,小组对照正确组装的图片,找出自己小鼓的问题所在并尝试改正。每组的问题都不一样,都是制作中最常见错误,最后通过各组分享讨论,学生不但解决了自己小鼓的问题,同时也了解了其他常见错误,为下一步的制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讨论学习理论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小鼓组装的过程中,我们制作出几个带有常见错误的小鼓,让学生进行选择分析思考然后找出错误所在。
5.理论探索
最初这个环节一直不太敢讲,本身对物理方面的知识就非常匮乏,一直担心小学没有开设物理课,所以只是提到了声音的产生。研讨中,沈老师以《摇鼓教学》一课中所涉及到的诸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惯性、振动产生声音”等物理学科的知识为例,指出应先了解学生学科知识与能力,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前置经验的基础上,即大家常说的备课第一原则:“备学生”。
在沈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查阅了小学的科学课本,发现小学的科学知识中包含了很多发声的知识,于是开始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探索。由于小鼓的制作方法不同其声音也有所差距。所以最后用一个问题;“摇鼓的声音为什么不同”来分析讨论。通过皮筋的转动方向、皮筋的转动次数、鼓槌的敲击位置等问题。让学生最终找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惯性、声音的产生及大小”等物理学的答案。
6.作品展示
制作完成后本来有一个展示评比的过程,沈老师提出:我们在作品展示时,一方面学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往往会挤牙膏,另一方面是我们一定要评出“最”,一个“最”,二个最……
为什么学生不想说?是因为只让他们做了,缺少对反思建构的规划,表现为我们对做成什么样,做的时候想什么,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只需要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做。这就会出现,一方面文化和制作两张皮,另一方面只动手,不动脑,反思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这样也导致这个“最”根本就是想评谁就是谁。问问老师,这个最是不是很多时候是笔糊涂账呢?
太难评了,于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最”PK掉别人?能不能有个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只和要求与标准比,大家都能成功,别做了半天,就二个人成好人,其它人无声地被PK下去,这涉及到评价观的问题。
确实,摇鼓的评比很难有一个恰当的标准,以前是有着色绘图的环节还好一些,现在只有制作,玩偶都是相同的,制作也是统一的,所以最后,直接删掉了这一环节,过渡到作品的动态展示,在熟悉的歌曲《生僻字》中,学生边唱边转动自己的摇鼓,不但提升了课堂氛围,更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7.拓展环节
最初只是通过语言呼吁同学们要关注非遗文化。沈老师提出;虽在过程中强调非遗及传统文化,但在情感目标中并不突出。
我们最初的设计只是想拓展到非遗文化,但是如何能真正的让学生理解非遗,在情感上接受非遗,确实很迷茫。非遗文化---很多同学会觉得这个“名字”很大,似乎距离我们太远,所以在设计上课工具的时候,我们选用了很多非遗文化,例如:“宝盒”--柳编、“锦囊”--蓝印花布、游戏中的“花”--布老虎等。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非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然后用音乐、视频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己家乡的非遗文化,通过对家乡的热爱,增进对自己家乡非遗文化的认识,推动对传统非遗文化的感情。
8.最初的一版教学设计,采用了师生对话的表述方式,沈老师提出;一方面相对零碎,执教老师会为记住说什么而努力,但对一个环节的关键点的把握会不清晰;另一方面学生的话不可预设,一旦学生的话与设计中“生:……”的后面不同,老师会为话去纠结,这样容易困住老师,也容易困住学生。
所以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做什么,老师怎么指导为主要表述内容,而不是说什么。
准备初期,确实感觉整堂课极其繁琐,一直是老师用各种问题带着学生“跑”。在沈老师的启发下,我们尝试让学生主动去想、让学生主动区问、让学生主动去做。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我提问的很多时候,学生都会有不同方向的思考和回答,我意识到问题引导的重要性。于是尝试提问的更多方式。
如:“玩偶组装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改成“如果再次组装,你会有哪些改进呢?”学生总结不足是为了积累经验,从而用于以后的学习。把问题直接提升到终极目标,会让学生更能开动脑筋,学以致用。
这一节课中,有很多地方完全可以一句带过,但是一直担心学生没有听明白,反复多遍或者从不同角度多次表达,让整堂课变成了老师的“主场”。其实,不是学生不明白,而是老师不自信。
【专家观点】
精神是用方法与能力支撑起来的,所以这节课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学习方法点,拆解学习。这个点,不仅需要学生经历这个过程,还需要师生共同在经历的基础上,对拆解学习方法进行归纳。让这种方法“站”起来,“走”出去——能迁移到其它的制作学习中。
另外,“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这节课,在一个制作难点的突破上真可以谈得上精益。比如"从影响鼓音质的因素开始"。对影响鼓音质的探究,把想和做结合起来,能探究发现影响鼓音质的变量。
所以,精神这东西,要与具体的环节,过程对应,才能做到,心手合一。做出来,悟得到,才能精神,不然只在嘴上,那是神经或口号。
如果我们的目的只放在做成一个鼓,育上一盘苗上,我们会非常强调步骤、配方,技法,而这些是前人积累的经验,不妨,让我们绕到经验的背后,看看这些经验背后学生能学到什么?
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村上春树
如果我们的目的只放在做成一个鼓,育上一盘苗上,我们会非常强调步骤、配方,技法,而这些是前人积累的经验,不妨,让我们绕到经验的背后,看看这些经验背后学生能学到什么?我们的目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教育,更关注的是理解和可迁移的能力。
2019年6月24日 21:00点整理
行之
附: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评价研究”课题组第22期网络研讨通知
一、研讨主题
2019年度实践基地教师研训计划第一期培训班观摩课的准备、实施及反思——以山东省临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观摩课《摇鼓》为例。
二、研讨背景
在第21期网络研讨中,大兴安岭基地艾志伟老师分享了他在重庆培训班实施的观摩课《烙印家乡美》通过三次磨课后的华丽转身,在他的感悟分享中,相信老师们收获很大。
本期研讨,我们让山东临沂王学忠老师就他的观摩课《摇鼓》的华丽转身做分享。
三、参与人员
本期专家:沈 旎 老师
本期主讲:山东省临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王学忠 老师
四、研讨时间
2019年6月24日(周一)晚19:00—20:30
五、研讨平台
实践基地课题研究QQ群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评价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