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戒律之后,应许给我的自由在哪里?我们发誓禁欲,但应许给我的满足在哪里?”
这是多年前,一部电影中,男主人公的一句台词。
2018年1月,在雨雪冰冻的前夜,我读完伙伴推荐的《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莫名地,想起这句台词。想起去年陪伙伴共读而重温的《生命的不可思议》《悉达多》。
01
所有追索生命本意的人,都是精彩的。
初看到《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的书名,我心中立马蹦出的感觉是“标题党”,觉得有点造作。
但翻开书,看到作者写家世,写成长,我就被吸引,一直读下去。读完之后,我感受到作者修习如此努力,依然没有做到完全放下“我执”。这点令我感动。
这种少年心性的保存,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吧。我在心里这样想。
作者陈宇廷出生于台湾高官家庭,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许多位高僧活佛学习。他坦诚地写下这本书,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少走些弯路。”
虽然任何人参佛的机缘和路径都不同,但作为一名现代知识分子,作者真诚分享自己的看法,努力科学化、去宗教化,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借鉴的意义——
有“觉”即是禅修。
生活管理能力包括对自己的起居,饮食,卫生,生活习惯,对人礼貌和尊重等。而情绪管理更深一层,包括对内心觉察,对烦恼本质的觉观,以及对烦恼本质和起因的体悟。
烦恼不过是一种能量,会自然生起也会自然过去。如果我想去掉它,它就会变得更强烈;如果我不跟着它走,只是安静地看着它,它自然很快就会平息下去。
学佛不是见佛就拜,关键在于内心。一个不学佛的人,每天快乐、自在生活也是很美好的;现代人已经不适应独自在深山中闭关修行了,如果强行如此,反而会增加现代人的烦恼心,不利于修行。
在阅读中,我看到,这修行需要能力,需要爱心,需要你去感动别人来促成事情。
我亦看到,作者所接触的许多世界精英,他们之中的大部分自出生起就已经达到了普通人奋斗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吃穿无忧,因此“三观”也与普通人不同。他们自出生起便受家风熏陶,背负着拯救世界贫困与苦难的使命。他们的人生观与别人揣测的不一样,他们一生都致力于公益事业,不仅是为了家族的名誉,更多地是诚心想要帮助更多的人。由此我更愿意相信,这群人一定是修了很多世的福报,才有了这一世的成就。
02
自知、自省对于一个人有多重要?
做电视记者时,得以接触社会上各个层面的许多“精英”,做教育杂志后,又得以接触许多知名的校长、学者、专家、名师。但遗憾地发现,即便在这样的群体中,真正心怀谦逊,自知自省的人,依然不够多。
胡因梦在书里写,“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即使从事利他的工作,骨子里也可能只是把权力欲或其他的欲望包装成神圣济世的外貌;这样的人只可能剥削他人而不可能带来任何提升。”
所以,我会更珍视感性理性兼具,保有自知自省的师友,会更喜欢胡因梦这样的书。
“我不属于任何教派,我只服膺于真理以及诚实面对自己的人。”
胡因梦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的扉页上,印着这句宣言般的话语。
诺奖得主纪德曾写下,“回忆录永远只能做到半真诚,不管你多么关心真实,因为一切总是比你说出来的更复杂。也许在小说里更接近真实。”
但胡因梦这本自传,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时,就被作者的纯粹与勇气震撼到。
去年,我推荐这本书给伙伴读,自己亦重温了一遍。因为阅历的增加,这次读,读出了之前不曾重视的一些感受,某些重要的意识得到强化,更注重洞察与反思。有意思的书,如同有意思的人,值得一读再读。
在外人看来,胡因梦的身上有着各种标签,“电影明星”“作家”“才女”……但读过这本书,我被她的拳拳自省深深感动。
她在自传中,将自己童年经历、爱情故事、周遭诸多事件的缘起缘灭,以及对生命的宏观反思,都坦荡地呈现出来。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个性独立,富有才华与美貌并且拥有理性大脑的女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个过程确实需要饱满合适的土壤孕育,而更重要的则是她易感于周围事物的特质和自知自省的勇气。
“我与李敖的婚姻让我从愤世嫉俗慢慢转向自省。同时从过度崇拜有才华的人、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人,转为找到自己内在的创造力。如今的我,不崇拜外在的人,我希望活出自己的价值。”
她拥有美貌气质却又清冷自知,一直致力于性灵的探索与研究,寻找宗教对心灵的救赎却不从属于任何宗教。她坦诚地解剖自己半生所经历的种种波澜起伏与诡谲奇妙,令这本关于成长、自觉与自救的传记如此迷人。
“我的神经系统需要一个可以放松、可以邋遢的外在之家,但我更需要一个不必向世人交代或求得赞许的内心之家。一个人,尤其是女人,若想在众说纷纭的影响下穿透种种的虚荣、投射、幻想与憧憬,充分地活出自我,可不是一朝半夕能达成的;这里面需要太多的诚实以对和勇敢的叛逆。”
上面的话语,带给我许多力量。而令我更深刻记住的,是她说——
如果没有那一点叛逆性和质疑、探索的勇气,我可能早就在众人肤浅的褒贬下,丧失了健全的神智。
03
一个个体,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永恒的人生境界?
诺奖得主黑塞,在《悉达多》之中,表达自己的理解。
《悉达多》写于一战结束不久的1919年,惨烈的欧战更加促使黑塞思索信仰的重要性,对人类的未来充满忧虑,他将自己的思考写进了他的这部中篇代表作中。
曾经孤傲清高的悉达多觉悟到世界是统一而圆融的之后,对俗世生活产生了好奇,如同孩子一般,重新审视所有见到的一切。
他开始学着如何享受,如何去爱,以及做爱,在红尘之中学习各种之前不屑一顾的体验。他懂得了世人的快乐与痛苦,爱与恨,亲情与友情,虚妄与执着,更加深刻感受到无常。
他通过经历与体验去感受,从自在之物中获取他们的灵性和意义,接纳并谦卑的去承载所有苦难与喜乐,以此来诠释流动的生命。
他的挚友侨文达,却代表了更多数的众生,缺乏独立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别人教授的知识,盲目地跟从,领受。将自己与尘世切割得太分明,太简单。他们自以为能够通过高扬心灵对肉体的宰制,而将自己与尘世的因缘分离殆尽,但这种做法实际是对自己肉身生存的简单忽视。
我特别感动于书中的女主人公伽摩拉。这个女子看上去沉沦于世俗享受与欲望的满足,可她内心却总有蔑视这一切的清高存在。她以技巧开启悉达多的体验,以智慧唤起他的思考,又以深情和儿子令他体悟真爱,助其修得圆满。
许多人读《悉达多》,着重于其的“求道”,洞彻的智慧。而我,读过两遍之后,更感动于作家对爱的强调。更加觉得,要入世。读到这么多洞彻的智慧,我更强烈地觉得,什么都抵不过对世俗的爱。
陈宇廷的自传与胡因梦的《生命的不可思议》是回忆录,《悉达多》是小说,但许多指向是一致的。现实中的人和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在生活中不断地追寻,不断地经历,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体悟。
自爱,才能真正爱人;自知,才能真正自由。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只能自己体悟。一个人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于任何外力的驱使,才能真正了解自我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努力到达解脱。
我是一个极平凡的人,一路行来,携带各种贪、嗔、痴。同时,因为最初从事的职业,条件反射般地心存好奇、追寻理性。见到“一袭华美的袍子”,总会愿意去探寻,是否上面隐藏着“虱子”。
幸运地是,我的生命中,出现了几位感性与理性兼具,素养与良善俱深的人。能够和他们相处,与他们“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我特别感恩的福报。
有伙伴共读,有内蕴的作品,可以带来更丰富的启发与收获。
上面的三部作品,即是这样。共读之后的交流,让我更懂得:欲望需要被看到,被了解,被释放。而不是压抑,曲解。不逃避红尘、不规避欲望、不指望救赎、不幻想完美。好好活在当下即是修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诚实,是勇敢地面对内心。
行走在无常的生命之流中,欲望不是我们的敌人,虚伪才是。
黑塞说,“天真的人们能够爱”。
而只有真正自知、自省,才可能真正保有天真。
生命,如此不可思,不可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