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很牛批的人,就非常自信,也很少审视过自己。但那次,师兄毫不留情地指出我的错误。
那时我们在打辩论赛模辩,我作为总结发言的四辩没有全场总结,只是读完了事先准备的稿子,读完后还得意满满,因为全文引经据典,起承转合,有理论,有实践,更有煽情和升华,简直就是满分作文。
但是在结束后,院里的某师兄不带任何前戏,直接说,虽然你非常积极,但是你的文章假大空,逻辑不明显,也没有全场总结,真的,非常失望。毕竟是师兄,我还能说些什么呢?只能频频点头:“对,对,师兄教训的是”
但是事后,越想越生气,我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去阐述的,肯定不会太晦涩。并且,四辩不是应该总结升华,渲染气氛吗?我直接认定是师兄的问题,毕竟他也不是很强。
但是,在气有点消了之后,我开始意识到,的确,那时在论述的时候,没有全场总结,就是失去了基底,并且讲话的内容就像空中楼阁,信服力不强。如果没有师兄的指出,我可能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欢喜当中,永远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
回归到这个辩题,想想如果你遇到有人对你“有话直说”,你肯定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本能的抗拒,甚至会骂回去。另一种则是理性的分析,到底是不是存在这个问题。
有的人,骂完之后,会静下心分析自己的错误,这时,有话就直说。如果不想被骂,不直说也行。
有的人,会理性分析你的建议,这时有话直说,还省心省力。
简而言之,
遇到聪明人,有话直说;
遇到脾气大的人,有话你喜欢就说;
遇到脾气又大,又蠢的人,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