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高礼价值投资研究院在线公开课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与高毅资产董事长兼CEO邱国鹭进行了一场对话,对话的主题是“论一个投资人的自我修养”。
内容开篇,是来自大卫·斯文森(David F.Swensen)的前言介绍。大卫·斯文森是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早年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曾在华尔街崭露头角,后应恩师之邀于1985年出任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并在耶鲁大学商学院教书育人,至今24年。
史文森主导的“耶鲁模式”使他成为机构投资的教父级人物。前摩根史丹利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巴顿·毕格斯说:“世界上只有两位真正伟大的投资者,他们是史文森和巴菲特。”这些足见这位先生在投资行业的泰斗级别。
斯文森开篇即提到:投资这事,本身很难,但也很有魅力,最终成功者,无不需要运气,敬畏之心,因此,具备谦逊、好奇心、热忱必不可少。这些都最终指向“成功路上,投资人需要自我修养”。
邱国鹭指出:“投资本身是一个很孤独的事情,需要一个intellectual honesty的人一起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去争论、辩论、讨论,帮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提高。核心在于不要固执己见。”在我这里,我理解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坚持,有所放弃。诚实地面对自己,尤其面对自己的失败。同时这还让我想起一句座右铭:不要装作很牛逼、很努力,因为成绩不会为你做掩饰。环顾自己的四周,每天打交道的“正常人”,往往都是过度自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学会自我纠偏,敢于认错”,这道理知易行难,但正因为有效,纵使再难也要修炼做到。
张磊提到投资和做企业的关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必须经历过企业管理的实践。我和我招募的金融类管理培训生也常常提到,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必然走向奔溃。与MBA招生要求具备多年的工作经验一样,金融科班出身的人,必要且充分的实体企业实践经历,是能让其走向正确金融认知的基础。张磊提到的”投资人首先要成为企业家,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去投资“就是这方面的概括性表达。投资和做企业是相通的,都是创造组织,为组织赋能,提高组织价值。因此,价值投资的进阶做法,应该是学会了解价值后,创造价值,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低买高卖。
关于快乐投资,愉悦生活,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价值投资的最终归宿。价值投资,最具价值的就是时间,因此才有”时间的回报,时间的玫瑰,春华秋实“等经典表述,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同样,投资是一辈子必须经历的事情,不管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创造了多少的财富,他一定不可避免地走到管理财富、传承财富,实现“钱生钱”,这就是投资。
此外,投资也还可以是一辈子学习的事情,投资可以成为一种终身学习,我们在不断回顾,总结,反省,反思,巩固,量变,质变,蜕变,升华,最终融入骨子里面。
投资,学海无涯。我们要把真金白银投到认知能力圈里,把兴趣、好奇心和激情投向认知能力圈外。沉淀自己的能力圈,跳出自己的安逸圈,扩充自己的认知圈。这里的实际做法,则是寻找并加入更优秀的团队,升级自己。寻找创造终身学习的环境,张磊那句“与谁同行比诗和远方更重要”来得朴实无华,团结聚合志同道合之精英者在一起,这将形成几何级别的能力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