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雅图的深夜里,1点整,我提起笔记录下我睡不着的全过程。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耳边总会有大大小小的声音告诉我们孰对孰错,“你应该要在25岁结婚”,“你应该要留学”,“你应该要在12月份考SAT”,“你应该…”。
我应该做什么?
我是踏错一步会步步错吗?像蝴蝶效应一样?我选择了留学的道路,那么我的另一种留在国内生活的可能将戛然而止。我会考SAT,考托福,考GRE,写申请文书…可是我错了吗?
还是我应该像其他成功的人一样,做我该做的事情,听我该听的话。那个女孩因为考了1560的SAT收到了11封录取通知书,所以我也应该考一个很高的分数,然后收到数不清的offer,去一个顶尖的大学,这样我也成功啦……
认清自己?认清现实?
我是一个胆子挺大的人,小学翻墙逃课都干过,但是我也有怕的东西,我怕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今天周围人的一遭话让我害了怕。“你gpa 3.7怎么那么低!!??”“你成绩本来就不好嘛!”“gpa 3.7是挺低的,要加油啊。”我知道我逃不掉了,我自以为我已经摆脱了学渣身份的支配,但当真正收到来自那些gpa 4.0的学霸的鄙视时,我还是被浪拍翻了船。我知道我身上有一些优点是其他人没有的,可当谈到实际且有效的用处时,学习成绩好显然成为了第一大要义。
在学生中,学习成绩好是绝对的有话语权的,他们是神,遇见得磕头拜三拜,下次考试说不一定还能赶上个锦鲤什么的,他们的话有用,他们说的要听。而我,全程以学渣视角,从初一开始,仰视了这些好戏的前因后果。知道初中毕业。
高中了,我开始努力,没想到还是被一棒子打回了原型,我要承认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吗?也许在美国高中这样的小社会里,成绩还真不一定是话语权。可是,我开始认清自己,成绩对我的未来,是真的重要。SAT很重要,GPA很重要,托福很重要,文书很重要。
我是一个从头到尾,彻彻底底被成绩支配的人。
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无法复制别人成功的道路,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那什么才是我成功的道路?努力学习吧。
现在的人们都刷抖音,看微博,口口声声说着要戒奶茶,要健身,要早睡早起,发现做不到后干脆改口说佛系。
我虽然已经17岁了,可是我真的很迷茫,我害怕走错,害怕那一步关乎着我的人生,更害怕18岁的到来。但在这寂静的黑夜,我能听得到它一步一步的走来。
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想着周围人对我说的条条框框,想着我要认清自己,想着我到底应该怎么做。万千缕的思绪中我写下了这么1000来字。
与其他夺眼球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只是记录下了一个夜晚,一片焦虑和一个不知所措的17岁少女。无关干货,只关乎失眠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