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多篇跟荔枝有关的文章,题目多如荔枝颂、荔枝赞、荔枝红、品荔枝等。荔枝之形态美、味道佳,确实值得笔客们的各种盛赞。但我们家对荔枝的感情,远不止赞美和热爱,更多的是珍惜、感恩和道不尽的深情。
今年荔枝大丰收,央视新剧《长安的荔枝》也正在热播,央视也为我们广东增城的荔枝打call、推广,加上快递冷链的高效配送,以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场场跨越山海的荔枝盛宴。还有网络上的热议也让荔枝的人气居高不下,其中一则提问引起众多网友留言: 70、80后的北方人,大家第一次吃荔枝是怎样的情景?“我读大学时吃过室友带来的荔枝,才知道世间真有如此好吃的水果。”“荔枝虚有其名而已,哪里好吃了?”“楼上,你吃的荔枝怕是不新鲜或不是好的品种吧?”“我第一次吃桂味时,才知道之前吃的都算不上是荔枝。”“桂味和糯米糍基本来不到北方,还没走出南方,它们就已经被吃掉了。”我也忍不住凑热闹说一句:“作为荔枝之乡的增城人,家里又是世代都种植荔枝的农户,我小时候也很难很难才吃得上桂味和糯米糍。”
打完这两行字,瞬间思绪万千。我自五六岁记事以来,每年夏天爸爸都会摘荔枝去卖,80年代末桂味和糯米糍可以卖6元到8元这样的好价钱,可以说是天价了。每次爸爸摘桂味,我紧跟他身后,帮忙拿筐、递铁钩和拾荔枝,假装自己很能干,是爸爸的得力助手。忙碌半天却从不敢偷吃一个,若遇到有破裂的果,还算新鲜刚破的,爸爸就会给我吃,如果开裂的时间长了,有蚊虫吃过的痕迹,爸爸就会自己吃。还有每当爸爸卖荔枝归来时,我那长了风火轮一般的小腿瞬间就会冲到爸爸跟前,急促地看看他箩筐里还有没有卖剩的荔枝。如果有两三颗剩下的尾果,就是爸爸给我最好的奖励了。
如果荔枝将近成熟时遇到风雨天气,果子就容易掉,特别是糯米糍,最娇气最爱掉果。这时爸爸固然心痛,但他也会到树下捡起刚掉的荔枝,他总是把个子大的果留给我,我也如获至宝一样拿在手里半天不舍得吃。我从来不会抱怨怎么只给我吃坏的、掉的,因为我知道那是爸爸给我最大的甜蜜,也知道艰难的日子需要卖荔枝来改善。爸爸是家中长子,八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三个兄妹视爸爸如父亲一样,他们读书时爸爸也帮补他们的生活费,另外爸爸还要接济妈妈那失去父母的弟弟。每年就等卖荔枝时节,大家手上才可以宽松一点。东坡居士可以日啖三百颗的荔枝,每一颗在我们手里都是沉甸甸的,每一颗都富含爸爸对生活的期望。爸爸递给我的每一颗荔枝,都记录着他对女儿的偏爱。
如今日子宽裕了,早已实现了桂味糯米糍的自由,可以只挑大的、红的、甜的来吃,尽管如此,我依然对每一颗荔枝都心存珍惜。然而不管我如何珍惜,如何偏爱,但是,荔枝的滋味怎么就变了呢?在我终于懂得反哺的年纪,父亲却悄然离我们而去,这种一去不返的离别,真让人痛彻心扉。再吃荔枝已不知其味,仿佛是淡的,又仿佛是咸的,看着红艳艳的荔枝,心里却灰蒙蒙。真的好怀念爸爸手中那一个个青果子、裂果子,可惜再也接不住,再也吃不到了。
今天摘了一些仙进奉,是爸爸从来没吃过的品种。剥开一颗,奉给我亲爱的爸爸先尝:爸,好吃吗?爸,再吃一颗吧。爸,荔枝又红了,我好想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