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疫情后期开学以来,各地都出现了不少未成年人跳楼自杀的恶性事件。这些孩子的年龄覆盖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小学生、初中生到高中生、大学生几乎都有。不免让人痛心地追问一句,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压力能让这些孩子这么轻易就放弃了生命。
生命是什么,是在这个世间无拘无束行走的自由,是仰脸感受阳光花香的美好,是未来可期的一种美好期盼。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孩子的生命变得如此乏善可陈,以至于可以随随便便被放弃,罔顾父母亲人朋友的情谊。
很快社会舆论的板子就打向了学校教育、师德甚至高考,也有一些声音提及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近些年,关于教育的讨论风向有点奇怪,越走越极端。只要出现学龄孩子的恶性事件,家长势必将罪责怪到学校和老师,今天还看到有家长举报动画片人物染发会将孩子带上歧途,奇葩的是教育当局竟然还应允了这种行为。
在“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大旗之下,所有与教育正道不相容的文化统统被清剿干净,仿佛给孩子创造了一个真空环境。可惜,错误的终究是错误的,频频出现孩子厌世的新闻,似乎也能在此找到一些社会环境上的因素。
不过我这几日重点考虑的不是社会大环境,而是家庭教育。诚然,我之前觉得这些厌世孩子的悲剧根源一定是来源于家庭。要么就是家庭缺乏爱,要么就是家庭过于溺爱,两者都没有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才导致孩子走上不归路。
可是昨天,我看到了《三联》关于11岁南京女孩跳楼的深度报道,记者还原的女孩生活明确无误地指出,这个女孩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相处融洽,并不缺少爱。
这个发现令我很震惊,因为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假设,也让我很焦虑,在面对孩子时更不自信。
仔细想想,11岁的孩子恰恰处在青春期、叛逆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对周围的环境,朝夕相处的家人朋友和老师的态度更加敏感,而且更愿意将心声袒露在日记里,不和人交流。
自尊、敏感、躁动这些情绪的混合,确实只需要一个小火花就能让孩子在激动中做出错误的选择。于是当我再次审视我9岁半的女儿时,心中开始畏惧,愈发的小心翼翼。
不知道该做什么,仿佛做什么都是错,人生的大道理白纸黑字地印在书本上等待人的阅读,可是人生却从不按常理出牌。我开始怀念自己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立志不做温室中的花朵,而现在的孩子呢,已然就是一朵弱不禁风的温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