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生活就是这样的,每天你都会擦肩而过很多人、事、形形色色,有些转瞬即逝、有些却刻骨铭心、是因为那些人和事的出发的点不一样.而我会因为一个点的不一样反复的斟酌,直至成为了一个我反思的问题,这大概就是生活交给我的知识.
和往常一样,我在校门口等孩子出来,小年级的孩子早出来一会儿,大年级的孩子稍晚一点,时间过长,我无聊的观察周围的路人,学校对面有很多超市,方便了在校区的孩子购买一些学习用品,每天放学、那儿都是孩子的集聚地。因为那里基本都是孩子,偶尔出现在这群孩子里不一样画面,会格外引起注意。那是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走得很慢、弯着腰、从他的形态上你就知道他的年龄了。原本我以为是一个路人路过,却听到到离老人大概一米左右的一个三、四年级孩子叫老人“爷爷”、孩子连跑带跳,完全没顾及走得慢的爷爷,急着要到超市去,最后还是等不上爷爷、又重新折回爷爷身边、我稍微上前了几步,这时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一个钱包,钱包看起来像很多年了、皮都皱了,但仍然很爱护,小心翼翼的打开,我没能够很清楚的听见他们的对话,但可以清楚看到,老人从钱包里掏出一元钱,大概意思是钱包里只有一元了、还有一角钱,孩子从老人手里顺手抢过钱包,指责道“一元钱什么也买不了”又翻了好几遍钱包、没有任何额外收获,还就是一元一角。明显孩子不高兴了,把一角钱塞回钱包,拿出一元钱跑回超市.老人拿过那个钱包,重新将一角钱整齐的放入钱包,缓慢的朝着超市的方向去了。一时间我心里是发涩发酸的,那种说不出的滋味憋在胸口、都想落泪。刚好学生出来拉回了我的情绪,回到校区那些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和我的ZY老师说了这件事,共鸣的话题,我们两人彻谈了一番,现在的孩子缺失的东西太多,无关成绩,无关知识,连起码的做人都是差劲的!
那件事对我的冲击力是特别大的,事后,我好几天都在和校区的孩子谈心,没有谈及此事,但也含沙射影的说过她们眼中的父母,无疑的是,孩子都比较“反感”母亲,觉得妈妈话多,过于唠叨,对于现在的生活,并没有感到父母的不易,而是享受的理所当然。我们总说爱孩子,就要给孩子最好的,然而孩子们享受到了最好,却看不到最好背后的付出。我没有孩子,可能有一天我也会为了让孩子生活的很好。而忽略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缺失的东西“感恩”,但我会努力,努力让他明白,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没有白凭无故的付出,没有理所当然的对谁都好,包括父母!
当我们,在前方给孩子创造舒适环境的时候,一定要回头看看孩子现在需要的什么,不要走了太远才想起,那么你和孩子距离差的远了,他追不上你的脚步,而你也退不回去了。孩子的成长,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