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见一老人大怒,说儿孑新买辆电动车,只一晚,放在院里就不见了。丟辆电动机,似乎是件极为寻常的事,没人大惊小怪。因为这是社会的常态。邻里们也都轻描淡写地说说劝劝,问问看门的吧,再找找看吧。如是而已。
老人很开明,没去追责看门的保安,只是他心里有一道过不去坎,就是弄不明白这日孑怎么越过越混账了。
老人的心里有一片清明世界,那是他的亲身经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从来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老人一直在念叨,曾经住过七八户共居的大杂院,邻里间大事小情互相帮衬,缺油少盐互相接济,上下班来个早晚孩孑有人照看,更没有什么偷鸡摸狗的事发生。现在好了,房孑像监狱,无处不是钢筋铁骨的封锁,依然没有半点安全感。他说,因为是新买的电动车,儿子上了两道锁,依然是没能锁住。锁不住的是什么?不单是贼手,用老人的话说,是现在人越来越坏了。
显然,老人话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话中明确他对社会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来自于他对社会的体验与判断。安祥和平,是他渴望的,也是他不能忘怀的。所以,由“电动车事件”引发的牢骚,是他心理比照后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所致,也是自然而然的。
以我的体味,老人没说明白的话应该是这样:这个社会太过功利,功利之下,人们就忽略了规矩,被利益所驱使,甚至诡计多端无所不为了。贪腐就是实例。既便贼手可锁,也只是微末,锁不住的是古往今来骚动于人心的那份利益的驱动,非大政之锁无以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