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马太效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图片发自简书App

马太效应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得到更多的资源,从而越来越强,越来越富。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社会上大多数人还处在底层,并不具备好的背景、资源、条件和起点,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代,想白手起家,想改变命运需要的条件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致使两极分化,社会浮躁,拜金主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以前总会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不过三代”,而当代中国现状却是穷人还是穷人,不易翻身;而富人利用好自己的资源,越来越富。看到的却是很多起点高的人扔很努力,而很多起点低的却向命运低了头,安于现状,着实让人感到惋惜。


职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那些没有发展目标、没有发展规划、也无积极心态的人,在发展中容易陷入负面循环,局面会越来越局促并难以突破;而那些从一开始有目标、有计划且心态积极、有闯劲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能通过不断努力排除障碍,破茧成蝶,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两极分化,其实就是职业生涯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对个人发展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它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当个人职业发展不好,其所接触到的资源、平台和人脉也越来越贫乏,在外部环境、条件和资源都越来越欠缺的状况下,个人发展是很难有所突破的[1]。将此放入组织内部考察就会发现,在组织规模越大的企业里,马太效应越发明显。核心部门的员工、业务骨干等,与边缘部门及辅助人员等除了薪资有巨大的差别外,所拥有的资源、晋升机会、发展平台、人脉等也相差甚远。

要避免马太效应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需要激流勇进。一是要明确职业定位,树立清晰目;二是要通过自身努力和优化,获得好资源、好平台;三是要让好心态成为好运气的吸金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我小的时候,我妈经常爱念叨一句话:“这社会就是越富越凑,越穷越无。”这话在我三观未定的童岁中被曲解为: “富有的...
    写锦文阅读 7,736评论 0 0
  • 马太效应——两极分化现象 2017年7月2日 编辑:曹友宝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曹友宝阅读 4,353评论 1 0
  • 马太效应,一次偶然看到这个词,有点闷,于是我就查查相关的书籍,了解了一下,分享一下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 在《圣经...
    有趣文叔阅读 5,403评论 1 1
  • 为什么要设置Chrome为默认浏览器呢?起因是scihub桌面版每次找到文献后都会打开默认的浏览器下载,但是强迫症...
    guguaihezi阅读 8,253评论 0 0
  • 我是一个平凡人 梦想是什么? 爸爸说――能赚钱的东西 妈妈说――现实点的好的 他们说我得有一个梦想 我想我的梦想 ...
    偷笑听笑声阅读 1,09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