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邓爷爷的一句话启发了一代老百姓变成科学粉丝。《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的父母对搞不清楚自己信仰的派说,你应该相信科学。 对于从小在“相信科学,反对迷信”诸如此类的口号中成长起来的我们,无论长大后选择踏上人文学科的不归路,还是跳入理工学科的大火坑,都不免偶尔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相信科学? 的确,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这种当代地球人都有的共识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把科学比喻作一种信仰,那么宗教探讨的是教义,而当我们在谈论科学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些什么?
维基百科对“科学”一词的定义为:“科学包含自然、社会等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它涵盖三方面含义:1.观察 2.假设 3.验证。科学知识指覆盖一般真理或普遍规律运作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尤其指通过科学方法获得或验证过的。科学知识极度依赖逻辑推理。”
如此可见,人们相信科学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科学是遵循客观原则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不假思索地用“这不科学。”或者“这是不客观的。”作为对言论的评价标准,因为我们意识到对事物的主观诠释往往会扭曲事实,掩盖事物的本质。求知欲是人类的基本特质之一,于是人类文明在不断演变中终于总结出来的一套认识自然、追寻真理的最靠谱且有效的概念体系——即科学精神。
表象=真相?
俗话说(其实是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吸收外在客观世界的知识来增强自己内在思想的力量。那么问题来了,知识的潜在前提是具备客观性吗?人们在对技术的革新以及对方法论的不断检阅中,相对客观地科学是否必将向着着越来越客观的方向发展?
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提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是被当做谬论还是被认可, 不取决于“认知”本身的意义所在,而在于“认知”是否符合那个时代群体所公认的认知方式,即是否符合那个时代的知识型(Episteme)。从狭义角度举例,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被当时的西方社会所接受,是因为多数人相信创世说。再比如,当今各类邪教被主流社会所睥睨,是因为我们多数人认为自己相信科学。一个年代通过何种方式建立语言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解读事物的秩序,便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型”。
如果科学精神也属于一种知识型,那么这种知识型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16世纪之前,以相似性(similarity)为主旨的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是主流的知识型。 Lorraine Daston和 Peter Galison在《客观性》一书中将这种知识型命名为“自然真相(Truth-to-nature)”。
所谓表象(representation),即是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感官媒介将自然规律传递出来——如此形成知识。当年大批的艺术家开始对自然的进行但所与呈现,创作的大量植物绘本以及人体解刨绘图成了最早的科学转播媒介。 然而,当艺术家们怀着“遵循自然”的理念所传递“知识”时多少还是参杂了个人的主观阐释。笛卡尔观察到了这一点,并对以表象(representation)为中心的科学观提出了疑惑。他发现在人们竟可能还原自然本来的面貌的过程中,本能(intuition)才是我们获取知识的真正途径。 也就是说,推崇“自然真相”的表象主义实则还是被人类的主观“共识”所左右。培根更是直白地提出,寻找自然规律的科学观是危险的, 真正的科学精神应该是观察自然的奇特之处与不规律的天性,并客观地归纳总结所观察到的东西。如此就引出了“客观”与“主观”的概念。
“客观”与“主观”
Daston和Galison在书中指出,我们所熟悉的“客观”,作为众多知识德性(epestemic virtue)中的一种,是从19世纪才开始在科学认知中形成主导地位的。那么,到底什么事客观性/主观性呢?
其实18世纪以前,“客观”与“主观”在欧洲众多语言中仅仅被用来形容“整体”与“个例”的区别,直到康德重新定义了这两个词。他认为,“客观性”的是指一种情感的形式(a form of sensibility),比如对时间,空间以及事物因果关系的感知;而“主观性”则仅仅是一种凭经验得来的感觉(empirical sensations)。如此,康德首次使“客观”与“主观”的概念与“外在世界”和“内在精神”联系起来。
对于现代“主观性”的定义,Daston和Galison在书中解释为 "外界呈现给感官的事物(things as they are presented to the senses)”。与之相对应的“客观性” 则象征着"事物本身(things in themselves)"。
同时,“主观”与“客观”是相对的词汇,如“上下左右”一样,也就是说,它们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概念,而不等同于一种精确性。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客观性具体表现为对个体意志的压制,对立的主观性则是对个体意志的解放。“客观“与”主观”作为一种伦理价值,在科学精神中所占的重要性的比重对一个年代的知识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事实上,这一重要性的比重的变化,也正与科学自身的演变史紧密相关。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爆炸式革新,各个科学领域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摄影摄像这样的成像技术的发明使图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种科学工具。没有思想意志的照相机可以记录事物本有的状态,这意味着成像自身就代表了一种客观性,看似做到了“让自然呈现自身(Let nature speaks for itself)”。随之涌现出的是“机械客观性(mechanical objectivity)”的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机械主观”旨在秉着最大程度降低主观意识介入的原则,抵制艺术的创造性, 使科学探索的过程规范化,程序化。这种科学精神强调科学家的自律性,使科学家成为了“意志无意志”的矛盾体。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1906年神经学家Cajal和Golgi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因为他们分别通过化学染色技术对脑神经细胞突所作出了突破性的研究。然而,二人同时提出的两套神经元理论完全相互对立 - Caljal认为个体神经元具有独立的功能性,而Golgi认为神经元是以相互连接的网状形式出现,不存在被隔绝的个体。下图是Golgi手绘的大脑细胞组织图,他自己曾几度郑重声明此图是完全基于对染色后细胞的真实观察。 直到多年以后承认这张被他用作科学证据的图其实有被简化,以便看上去没有自然实际呈现出的样子那么复杂。
Cajal对于Golgi为了理想效果擅自修改图片的行为深感气愤。他晚年的文章“Neuron theory or reticular theory?objective evidence of the anatomical unity of nerve cells” (“神经元理论或者视网膜理论?关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客观证据”),表达了自己一生探索如何“看得更清楚”的内心挣扎。
“表象主义”的延伸与演化
在机械客观的知识型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又产生了新的质疑,保持完全客观的态度就是正确的吗? 机械客观的概念听上去符合逻辑,然而在科学实践中根本无法完全执行。 于是,渐渐的,专业判断(Trained Judgment)的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取代了机械客观的表象主义。专业判断即结合逻辑与经验来做出判断,也就是平衡了主观和客观的重要性的天平,这就接近于我们从小所接触的知识型。
与此同时,“表象主义”也变得更为广义,比如数学中的代数公式,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物理中的原子模型等等都可被视为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表象(representation)。 Daston和Galison因此认为,“表现主义的意义可以被延伸”。例如,图像不仅仅可以呈现我们看到的世界,也可以呈现那些我们看到不到的 ——比如 X-ray的发明让我们能够透视人体组织。
进入21世纪,当代科学研究电脑化分析的普及以及数字成像技术的日新月异,是否对我们的知识型产生了新的影响呢?Daston和Galison在书中的最后章节用 “原子技术”为例解析了我们当代知识型的转变。 作者分析道,当代科学知识型的一大特性就是介入主义(intervention),科学家扮演起了工程师的角色,自然与人工物的区分接线在新的知识型中趋于模糊。而科技带来的改变在于表象主义演化成了呈现主义(presentation)。
成像早已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这种可视化的媒介作为一种对知识的直观呈现,早已被广泛运用到科学传播中。而有了技术的辅助,当代科学家们也越来越具备在不违背“自然真相”的基础上发挥艺术家创作的自由。然而,随着介入主义以及呈现主义被当代知识型所接受,我们是否正再一次经历与“客观性”背道而驰, 科学观的天平是否又倾斜到了“主观性”的一边呢?
- 此篇文章发表于 2015-01-25 吾论学社微信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