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又来催稿了,听说校报新开了一个板块,叫鸿雁来书,大概就是比喻我们这些远离了出生地的天鹅了吧,鸿雁来书,这书,这信,踌躇一个月,但却一点思绪都无有,我该告诉你们什么呢?高考的经验?高中的生活?想告诉你们的真的很多,却无力遣词造句。参与的一个写手群开始聊起了关于高考的话题,夜里静下心来想想,也许关于一年前经历的那次高考或许有点笔墨可写,结果却让人很失望,在电脑面前枯坐了两个多小时,得到的感想终究汇不成像样的文字。这样凌乱的思绪,你们大概能看得懂吗?
那么关于那次高考,我还记得什么呢?天气大约是晴朗的,微风,六月的太阳渐渐变得炙热起来,考场的风扇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了,第一科是语文,有点紧张,风扇吹得试卷哗啦啦响,是的,高考并不是什么异于平常的日子,仅仅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其中一两天。高考真的很平常,就好像高三一整年做到吐的卷子一样平常。高三很幸苦,感觉高考就是一场关于“忍”的试炼,比的就是谁更能忍,忍住如海的试题,忍住如血的分数,忍住如夜的孤独,当一年过去后,你再回头看看,原来你已经走了那么远。
很多的时候,写经验就像写故事,甚至百度上已经有了所谓的套路,无非是用自己的逆袭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方法的正确性,我想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无可模仿的,鸡汤本来无毒,看多了就变成了慢性毒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三年的时间,你应该能够总结出一个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了,如果没有,相信一直奋战在高考一线的老师的方法,跟着他们的步伐一步一脚印,你不会失望的。
最后的话:无论你高考考了多少分,报没报错志愿,能不能去你想去的学校,都不用担心,你最终去的地方,一定会带给你预想不到的惊喜。你会遇见一些人, 觉得相见恨晚;或者遇到一个人,觉得在那里是值得的,命运真的很奇妙,遇见你该遇见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曾经想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自己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也许也有电影里面的情节,男主角没有放弃最后一道题,现在会不会在不同的地方,认识完全不同的人,做着完全不同的事……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期待一下:8月末9月初,左手拿着那张薄薄的通知书,右手拉着重重的行李箱,踏上一场或短或长的行程,进入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四年不同以往的生活。
犁烨的孩子们,我挺想念的,加油,图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