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这两天看的书,《百年斯文》,是本口述史研究,就是通过别人口述的方式,进行内容的记录,在基于真实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语言修饰,以此作为第一手资料进行相应的研究。
因为之前也自己进行过相关方面的尝试,做了个课题,问学校骗了点零花钱,所以阅读相似的作品也非常有亲切感。
不知大家对自己的家世是否有过了解,祖上先辈杰出者是否比比皆是,族规家训是否代代相传,这些问题可能我们很少注意到,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影响着地区乃至国家的历史。
近代以来,社会格局变化之大超乎常人想象,中华文明的链条也在宗亲一环上发生了断裂,事实上,讲究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旧式家族,正式传统中国社会的中坚、人才的渊薮。
听不太懂?那就用当下的一句话说明下。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被好多家长挂在嘴边,以此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对孩子进行各种补习和行为强迫。只是很多人并不明白,家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理性讨论,不多赘述。
本书具体以几个大家族的繁荣兴盛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些家族的采访窥探中其家族维系以及成长的精神内核。先生总结起来就两点,一是家风,二是家教。这些世家家教或有宽严之别,但家风却极为相似,无非是知廉耻和读诗书。但看似简单的道理,往往不容易做到。
家教核心在于言传身教和懂规矩。懂规矩,方可知分寸,世上任何事,都有其自规则,对于家族也是,只有对规矩的遵守和维护才能稳定。而懂规矩最好的方式就是言传身教。摘取书中一段话让大家感受下:“父亲人品的度安放和正式对我的影响最深,虽然在他经历的年代要处处小心谨慎,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做人做事的底线,读书是绝不会错的。”这让我想起我大学外国文学的老师说的那段话:“读我们这个专业,不想别的专业修机器,不会制造,好像是没用,我们会比别人更懂得,怎样去爱,怎样说出爱。”
家族也好,组织也罢,有时候总会在想如何传承的问题,这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我造成了非常大困扰。在书中通过一副对联我找到了答案:“种树类培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给后代以知识或者说接受知识的机会,必留下其他有形的财富更有用处。朝代和政权会不停地改变,但人心中有些不变的东西,是真正可贵的。这幅对联让一方家族的血脉穿越百年的时间和空间。
别说太小,别说太早,要有长远的眼光,更要有实际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