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火车游西南是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计划的,奈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能出游。以为还要继续等待空余的时间,终于在暑假的尾巴决定出发了。8月15日是日本投降纪念日,刚刚好在先前做计划的时候就有芷江受降纪念坊的日程。14日一早便坐动车从常德出发了,横穿张家界后就拐弯直下怀化。转了一个大圈到中午的时候才到怀化南站,再转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芷江站。这是我去过了那么多的火车站所见到的最小的一个车站,它是在远离市区的一个山包包上。附近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可能是这几年才修好的车站所以配套设施都不齐全吧?幸好见到旁边有个职工房有人,问问是否可以将行李寄存在他们家?告诉我可以寄存在他们家,但需要支付15块钱才行。付钱的时候问我们是否需要在他们那里吃饭?20元一个人。扫了一眼没看到几个菜便拒绝了,约定好晚上再过来拿行李。
在门口打了一个滴滴就直接去到受降纪念馆找吃的去,司机说纪念馆门口很多餐馆。坐了快半小时的车程才到纪念馆,司机便把我们放到了纪念馆门口的一个餐馆。都已经中午一点多了,还是有很多人在这里吃饭。餐馆的几个老板全在后厨忙得不可开交,留着三四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在前台招呼客人。点了俩菜等了很久才吃上饭,吃饱喝足了才想着去参观纪念馆。在大门旁边的小房子里用身份证免费领了门票和两元一张的保险,一穿过大门就看到了书本上白色的受降纪念牌坊。天气有些炎热,园区里面参观的人不是很多。牌坊的右边有一群白鸽在觅食,沿着小步道往前走一点儿就见到雨棚下摆着的一架喷气式飞机和两门大炮。经过雨棚往前走几步就是受降纪念馆,小步快跑的赶进去吹空调。纪念馆里面的人倒是挺多的,还有好几个小旅游团请了讲解员一路讲解。去了那么多的纪念馆,大体上的设计都是差不多的。不过每个地方的纪念馆的感受还是有些不同,因为不同地方的纪念馆所着重纪念的事迹是不一样的。在里面跟着人群转了快两个小时才转完,从大门口出来后往前走就是受降典礼会场的小木屋。这个一排U型的小木屋也是之前历史课本上见到过的地方,它们一直都维持着原样。穿过小木屋后就见到一个很大的广场,里面有个像故宫样式的塔楼。走近了才看到门匾上写着的“湖南抗日纪念馆”,里面的人要比受降纪念馆的少很多。可供参观的地方就两层楼,东西也比较少,转了一会儿就出来了。门口有一圈水沟,里面有很多的锦鲤。保安拿着饲料一包10元卖给一群小孩子喂鱼,跟着玩了一会儿就打车去了龙津风雨桥。在湘西少数民族很多有河流的地方都会有几座风雨桥。其实就是一座过河的大桥,桥上有一些用木头搭建的比较有特色的亭子,是用来遮风挡雨的。桥上全是一个个小商铺,逛街的人也不是很多。每隔几个商铺就有一个亭子,休憩亭里倒是有很多打牌和纳凉的老人。休息了一会儿就沿着旁边的街道闲逛着到了一个鼓楼。鼓楼全都是用木头搭起来的,八个角都是伸出去很长的尖勾,像是苗族的特色。
玩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感觉到肚子饿,就在附近车站旁的餐馆打包了饭回去火车站,拿了行李进站后才坐下来吃饭。小小的候车厅也只有五个人坐火车,以为还没到乘车时间所以人这么少,直到进站上车的时候也仍然只有我们五个人。
于2024年10月23日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我就是黄小利,一个被工程师事业耽误了的作家。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吸粉,分享我根据打工经历记录的自传小说,欢迎各位关注:流浪的路上。
更多文章请查看:原创深圳打工日记《流浪的路上[目录]》- 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