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初一开始,老师就要求我们每周写一篇周记,现在初三了,不经意间周记已经写了两大本。学习之余,翻开周记,回首往事。想起自己奋斗的岁月,想起自己极端的岁月,想起自己潇洒的岁月。两年的周记,黑白渐变成殷红,又渐变成五彩缤纷,每触摸到这老友,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刚上初一时,我还没有摆脱小学的思维定式,写作文的水平跟现在比就像草履虫一般。还记得那时写的军训生活,一张小得可怜的日记纸,百八十字,除了简约到简陋的白描什么都没有。妈妈见了自然着急,这样的作文怎么应对考试呢?便手把手的帮我写,我提供事件她润色语言。就这样持续了大概半学期,我渐渐抛弃了愣而空洞的大字,开始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一些思想,周记也有了些灵魂。
我有些自负的毛病,周记会写点了,原来战战兢兢而胆怯的气息从文字间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点点温热的革命热情。自以为摸清了初中学习的规则,开始沿着自己想出来的一条模糊的路子奔跑,周记中往往透露出长远却不清晰的目标,大跃进似的,口号喊得响亮,学习似乎也很卖力气,成效却甚微。一到大考就制定计划,条分缕折又没章法。结果往往因成绩不好再痛斥自己,实则是埋怨客观原因。想想那时的生活,好处也是有的,我的思想开始挣脱了一些束缚,更大的好处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不要自信、自负,最后自命不凡,成不了大器。也不能一味把周记的话题都放在学习成绩上。
大概是初二下学期,我的写作达到了巅峰,很有些文艺复兴的味道,在学习上,此时迁客非骚人,骚人非迁客。《嚼黄土》、《冬日里的温暖》、《一碗鸡蛋羹》、《星球大战影评》等周记都得到了老师的好评,最好的便是文言功底突显的《观剑有感》,还上了报纸呢。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一把痒痒挠让我写得出神入化,扬扬洒洒写了一篇极长的文言文。在这宽广的路上,鲁迅影响了我,庄子影响了我,黄土高原影响了我,我的爱好星战情怀影响了我,才有了那妙手偶得。且打住,自负的老毛病又犯了。
翻着一页页周记,我一直在笑,嘲笑当初的幻想,也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自豪。这也便是感动吧。年幼时的感动,长大了或变老后会不会笑着落泪。
周记,它会陪我走完初中三年最后200多天的岁月,谁知道我会变成什么样呢?谁知道我老了会不会拿着周记说自己风光过、也干过糊涂事呢?谁知道呢?
海德(14岁)
2018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