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夏优优选择了回去,但内心的恐惧却胜过了期待。尽管她努力14年了,尽管她觉得自己已经足够的优秀和强大了。但是她依旧没有做好要面对唐家人的准备。她总想她最好这辈子都不见唐凤娟了。因为这14年里,他们和她没有任何联系,也便没了任何的关系。除了父亲唐正,其实夏优优在上海没有亲人了。
这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的地方,总归是陌生的让人不安的。尤其是像夏优优这样,总是离不开母亲的孩子。如果一下子走太远,她会不会不习惯?
但做了的决定,无论有没有机会回头,她都回不去了。除了昂首向前,她别无选择。
而对于那个家?她想她这辈子应该都回不去了。毕竟,对于那里的记忆,只成了碎片,散落在这14年的光阴里,再也拼凑不起来了。
只待了六年的上海,有限的记忆里只剩下那幢2层楼的小洋房,妈妈上班的家具店,连名字都想不起来的幼儿园。那便是她六年里去过最多的地方。
对,那年夏优优读书的幼儿园就在表哥学校的旁边,而在那个小学里,她遇到过一个小哥哥。一个叫牛牛的小哥哥。
他们一起在店里吃饺子,一起走路回家,一起在哥哥家楼下玩竹蜻蜓。明明他们一起生活几天,可她就是记不起更多关于他们的事。
也许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虽然她记不起更多的事,但这么多年梦里却总有他。夏优优也常想,或许,很多年后,他们真的还会再重逢。而现在,她即将归来,一切便又多了可能。
或许在遥远的上海,小哥哥也会时常像她一样想起她。梦是假的,但思念一定是真的。都说有缘份的人,天涯海角也能相遇。但如果他们真的再遇见,他们会不会还是各自心里期待的样子?
如果小哥哥已经变了样,变了心,夏优优你会难过吗?但不管怎样,心里有所期待,才能熬过这漫漫岁月的沧桑。
所以,夏优优很坚定的把她的竹蜻蜓放在了行李箱里,她觉得竹蜻蜓一定会带着她找到他的。不管,那时候是不是物是人非,只要是你就好。
整个七月,夏优优都在忙碌着,忙着准备要带回去的东西,忙碌着给她的父亲、她的导师、她的室友同学们选购见面礼,也忙着和美国的朋友们说再见。
夏优优说,其实,最难的还是说再见。尤其是那些连说再见都不再有勇气的人,如果我走了,你会想难过,你会偶尔想我吗?只是每一次眼角的那一滴泪都告诉她,未来已经没有你想要的那个人了。
所以,不够勇敢的夏优优选择离开还是正确的。
空下来的时候,夏优优也会在她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她会从地图上仔细地研究着每一条街,每一家店,每一处景点。她知道曾经的上海已经不在,她现在要去的只是一座崭新的、陌生的城市。她会迷路,她会孤单,她会找不到一丝的温暖。所以她要努力做好功课,认路,学上海话,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和文化。都说要真正融入一座城市很难,但夏优优她不怕,因为她相信,只要用心,每一个地方都是家。更何况,那里曾经真的是她的家。
原本夏优优是定在8月末回上海的,可是中旬的时候她突然想提前走了。因为她觉得离别前的日子特别的煎熬。尽管大家都对她回上海的事只字未提,但敏感的夏优优又怎么能看不出他们在她面前那小心翼翼的样子。
她真的不忍心看着母亲每天假装无所谓的样子,也不忍心一向和她唱反调的小舅舅现在处处都让着她,更不忍心外公外婆每天都变着花样给她做各种好吃的。他们越是对夏优优好,她的心就越难受。
所以夏优优偷偷改了回上海的机票,比归期早了一个星期。而且对她来说一个星期足够能让她适应好陌生的环境。
“外公外婆,妈妈和舅舅,我有件事想跟你们说”
也许这个时期是全家人的敏感期,夏优优话音刚落,他们四个人便齐刷刷的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等待着夏优优的下一句话。其实他们更愿意听夏优优突然宣布说不走了,这一刻他们不在乎夏优优有没有担当,只想她最快乐的生活。他们总觉得是夏优优是太听夏如的话了,其实她是不想走的。
“我把机票改了,早了一个星期,我想早点过去适应下新环境。”这一刻,对夏优优来说,这一字一句显得特别的艰难。尤其是这紧张的气氛里,仿佛所有的空气都要瞬间凝固了。连呼吸都必须变得小心翼翼的。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悄悄的,他们各自低着头沉默着。但夏优优还是偷偷瞥见母亲和外婆悄悄抹着泪。这里,还是她最洒脱,至少她没有哭,也哭不出来。她希望的离别是开开心心,没有不舍和牵挂,哪怕是假装也好。
但是,现在夏优优感觉自己错了。她不该把离别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就推向了高潮。
“外公外婆,妈妈和舅舅,你们别这样呀!我只是去念书,又不是不回来了。我答应你们念完我就回来,最长三年。要是我再努力点的话,说不定两年就回来了。再说了研究生也有寒暑假呀,我到时候都回来陪你们。”
看着他们个个严肃的样子,夏优优也慌了。她只能拼命伪装着自己,摆出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对呀,到时候我们也可以去看优优啊,我还想去西藏玩几天呢?”还好,关键时刻,夏优优还有夏天。
“舅舅,上海离西藏很远的”
“丫头,又拆我台”
“谁叫你自己国家的地理都没学好”
在小舅舅夏天面前,夏优优总是沾沾自喜,谁叫小舅舅在学业上总是短夏优优一截呢!就像外公常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幸好,这些年夏优优没有辜负外公的培育。她成了外公在好友同事面前唯一的骄傲。所以,应该说外公是最舍不得她走的。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的内心是希望夏优优回去的,希望她回去能有所建树,有所贡献和付出。
“优优,回去一定要记住,不管你在这里成就多大,你永远都是一个中国人,要为我们自己的祖国努力奋斗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那是外公的寄托,浓浓的爱国情怀。
“优优,在上海要照顾好自己,别舍不得花钱,没钱了跟外婆说。有事一定要给家里打电话,累了咱就回家。家里的大门永远都为你开着。”
那是外婆的嘱托,一种叫外婆的爱。
“优优,回去好好学习,但别太拼。记住生活里不只有学习,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追寻的事和人。妈妈约束了你14年,现在你终于自由了。你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好好谈一场不悔的恋爱。以后的路,要自己走,好好的走,不辜负青春。”
那是妈妈的期盼,爱到骨子里的情。
“优优,回上海记得多寄点好吃的回来。有好玩的地方都帮舅舅记着,到时候带我都去玩一遍。记住,趁你现在有时间,钱也还有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出去走走。别像我,除了工作哪都去不了。”
那是小舅舅的奢望,也是最切实的告知。
“好,我都记住了。放心吧,我长大了。”
于是,夏优优也在邮件里将归期告诉了杨教授,她的导师,外公的学生。也许是因为这层关系的原因,杨教授对她的事总是特别上心,一切都会亲力亲为。
两天后,杨教授在邮件上说已经给夏优优安排好了学校的宿舍,还是个向阳的单人间。一些生活必需品她都已经给她准备好了,夏优优可以随时准备入住。这样的特殊待遇却让夏优优有点害怕和不安。她怕那些异样的目光,也怕很多人背后的窃窃私语。所以,在夏优优经过一番的深思熟虑后,她让杨教授帮忙换成了四人宿舍。夏优优说她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而且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人,她怕自己不能很好的适应,所以她需要室友的照顾和陪伴。
对于她的父亲唐正,夏优优并没有告诉他自己会提前回来。因为她实在不想回到唐家,也不愿去面对逃离了这么多年的家人。
8月20日,是夏优优回上海的日子。但那天天却下着大雨。都说天气代表了心情,这个时候,在每个人的心里,应该都下了一场大雨。
夏优优撑着那把母亲常撑的伞站在雨中眼睁睁看着母亲和舅舅将她的行李一件件搬上车。
幸好,那天外公和外婆因为学校有事而不在家,不然夏优优真不知道怎么面对这离别的场景。
“优优,再检查一遍,证件有没有带全”
“全了”
“好,快上车吧。让舅舅送你,妈妈就不去了。”
“好”
“优优,照顾好自己,到了给妈妈打电话”
夏优优知道,母亲没有勇气送走她,所以她把这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最勇敢的小舅舅。
“夏天,时间不早了,送优优去机场吧。路上开车慢点。还有......好了,没事了,走吧。”
夏如明明还有很多话想说,但她却还是没说出口。她害怕自己会哭,哭得让夏优优舍不得走。所以,她将车门迅速地关上,然后转身离去。因为眼角的泪水已容不得她半点磨蹭。
夏如就这样站在门口,呆呆的看着夏天的车越开越远,直到消失在她的视线里。然后她便再也却控制不住自己,这一刻,她蹲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一般。哪个母亲会舍得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夏如也是个普通人,她没这么勇敢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