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青年”是一个热度常年不减的文化命题,在后来成为艺术家、作家、成功商人的他们身上,“小城”出身常被以温情脉脉的寻根来描述,在如今的超级商业时代,广大深具潜力的二三四线市场,亦成为商家虎视眈眈的增长点—根据爱奇艺热播剧《白衣校花和大长腿》的统计数据,收看该剧的设备有70%为3000元价位以下的设备,移动设备中有72%为安卓机型,排名前三位的安卓品牌为小米MI 2S、小米MI 3和步步高VIVO X3t。
目前没有足够数据解读这些设备持有者的详细身份,但根据相关分析,相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位于资讯相对发达地区的“小城青年”以及“来自小城的青年”—而这正应和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商业规则。
作为一名青年文化市场研究员,过去六年里,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有机会到中国许多二三四线城市,接触各种类型的年轻人,唐山、肇庆、徐州、阜阳、常德、绵阳、平顶山……无论出差目的是纯人类学研究还是商业调研,在每个城市,我都需要去当地年轻人的家、商场、网吧、KTV,去一切他们常去的地方,和他们一起做他们常做的事情,逛街、吃饭、唱K、玩游戏、打麻将……
三个小城青年
第一个是在徐州遇到的滑板青年无名(他真的叫无名)。当时刚中专毕业的他,还没想好将来要做什么,只是隐约觉得自己会出去大城市看看。他通过很多美国电影认识美国,他喜欢美国,认为美国“自由而没有限制”。他爱上豆瓣,听很多豆瓣音乐人的音乐,自己也开始写歌。滑板在这个城市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爱好,无名没有很多玩伴。大部分时候,他都很孤独,“每天早上都不想醒来,因为醒来也没有人和我一起玩”。
第二个是在肇庆遇到的年轻女孩山山。山山和她的几个闺蜜刚毕业没多久,靠着家里的关系在当地找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之后逛街、吃饭、打麻将。每次去的都是同一个商场,吃来吃去也是那几家餐厅,麻将可以打上一个晚上。当她们带我体验完她们平时会做的事情,无奈地说,我们的世界就这么小,这些就是我们每天重复的事情。
第三个故事,是在肇庆一个轮滑俱乐部门口遇见的中专学生。那个叫厚艺的男孩不过十六七岁,来自比肇庆更小的小城,梦想是以后可以赚钱回家给父母盖大房子。事实上当时他已经在赚钱,利用假期到周边的沿海城市打工,“我已经去过很多城市”。
在需要上学的晚上,到轮滑俱乐部和朋友们一起玩轮滑,是男孩最喜欢的事情。他鼓励不会轮滑的我和他们一起刷街。拉着他和他的好朋友的手,我和他们一起刷完全程。黑漆漆的夜晚,汽车消停的城市,厚艺在宽阔的道路上加速前行,大喊刺激。那一瞬间,我确实也和他一样,感到我们拥有了这个城市和夜晚。
无处安放的青春
其实在我到过的每一个中小城市,到处都是像无名、山山、厚艺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所代表的,其实是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追求。
无名的孤独和苦闷,体现在很多从大城市回乡的年轻人,或者在当地拥有一些相对小众爱好的年轻人身上。互联网让世界变平,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去学习和体验他们的兴趣,却无法找到线下的社群,与他们分享兴趣爱好。他们从互联网上看到可以有更自由的想法、更自由的生活方式,却很难在当地的同龄人当中获得理解。
在平顶山叶县,我遇到在外地念书、毕业之后被家里人“召唤”回家,安排好在医院工作的小梅。小梅觉得同龄人眼界都太窄,没法和她有共同语言。她不爱和身边的同龄人交流,同龄人都流行用微信,她从来不发微信朋友圈,而是到微博上开了一个小号,“在这里说自己想说的话”。
在阜阳,我遇到一个从北京回来的年轻人,因为喜欢电影和民谣,开了一个咖啡馆。这个咖啡馆坐落在一个看起来有点没落的商业区,“房租不贵”。他把咖啡馆装饰得很文艺,定期举办电影、民谣现场、诗歌朗诵等活动。我正好赶上了一次民谣现场,来了二三十人,基本上是朋友带朋友。最开始唱的的确是民谣,后来慢慢开始飙KTV里的流行音乐。他摇摇头,“民谣还是很小众的爱好,这里很多人不懂”。
山山们的无聊和无奈,在中小城市显得更为普遍。这种无聊,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天然地渴望个体生活的新体验,然而中小城市所能提供的选择非常有限。另外是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更多是按部就班常规性的日常行政和业务工作,没有什么工作表现方面的压力,能够自我实现的机会也很少,因此年轻人自我提升的动力也很少。但同时她们有很多时间,很多人早上8点上班,11点下班。下午3点上班,5点下班。多余的时间往往无处消磨,精力无处投放。
很多年轻人通过打游戏、看小说、逛街,来消解这无处安放的青春,在宽带拓宽、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全民化之后,在线看电视剧也成了一个主流娱乐方式。
社交化的游戏,私人化的网络小说
网吧是中小城市年轻人最多的地方之一。最近在阜阳出差,走进网吧,里面满满的都是人。英雄联盟风靡中小城市,年轻人组团激战。常德的大学生小艾,在宿舍里和同学们一直挂着机,从早上起床一直打到晚上睡觉。27岁的阿进,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穿过父母所在的客厅进入自己的房间,把门关上,打开电脑,打开英雄联盟。读取游戏的十分钟时间,他也会一边注意游戏的读取进度,一边打开手机上的天天酷跑玩上两局。最近他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他的QQ上有20多个好友都在玩这个游戏。他每天都要玩两局领取金币,让自己的排名更靠前一点。“十分钟的时间我就可以玩两盘,现在是第四名了。”
比起游戏的集体性和社交性,网络小说显得更为私人。在常德,我遇到的大部分年轻人,从20岁的大学生,到27岁的已婚妈妈,手机里都装有读小说的应用。
20岁的小颖,睡觉之前总会读上一个小时的小说。她喜欢看浪漫的爱情故事,男主角为女主角放弃一切。而现实中,她正和男友异地恋,每天晚上打开网络视频,但各做各的事情。
27岁的妈妈习君,有一个半岁的孩子。她每天7点多被闹铃闹醒,给孩子喂完奶,就骑着电动车去上班。8点半打卡,处理一些报表,跑跑税务,5点半左右下班回家。陪孩子看完电视,哄孩子睡着,晚上11点之后,是她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候。每天的这个时候,她都会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的飞行模式,调暗屏幕的亮度,打开悦读App,开始看小说。
习君从大学时开始看小说,多年来,她一直看玄幻、修仙风格类小说。“虽然看多了剧情都很雷同,但有的时候主人公的经历还是很吸引你”,她侧着身子,把手机放在枕头上,一边看一边把自己“代入”,直到睡着。
“更大的商场”与“玛丽苏”
随着中小城市消费环境的变化、网络购物的普及以及交通的更便利,中小城市年轻人所面对的消费选择也越来越多。像长辈们一样,如今的年轻人还会用“逛商场”来打发无聊,但又有了新的特性。平顶山叶县是平顶山附近的一个县城,这里的很多姑娘每周都会去一次平顶山市区,因为那里有“更大的商场”。
而平顶山的姑娘小宁,每周都会去一次郑州,因为那里有“更大的商场”。阜阳的小颖,每天上班无事都会刷淘宝,看看新出的衣服,搜搜自己没见过的一些新鲜玩意儿。
27岁的妈妈习君,上班没事的时候,或是晚上看电视无聊的时候,也会掏出手机刷淘宝。每次她都会先领取金币,虽然金币能够冲抵的金额有限,她还是乐此不疲。金币领完了她就会点开试用中心,看到感兴趣的产品会申请试用,曾经申请过的产品有电视机顶盒、移动电源等。接着她会点开“聚划算”,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产品。刷淘宝让习君感到兴奋,她总是会忍不住冲动消费,比如买回来一个蛋糕机,或是买回来一个做早餐卷饼的机器。这些,都让她看到新的生活方式的可能。
商场和淘宝都让当地年轻人在无聊的生活当中获得寻找新鲜的机会,以及从消费当中感受到选择的自由。但商场和淘宝对于中小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商场更多地让她们感到与向往的城市生活的接轨,而淘宝因为足够丰富多样,更多地让她们探索和学习新的风格、新的生活方式—某种意义上,新形态的消费方式对她们的满足,有些类似爱奇艺和湖南卫视上的玛丽苏偶像剧,还有讲述“男主角为女主角抛弃一切”的网络小说。
厚艺所代表的是另外一群更年轻的年轻人,他们从更小的地方来到中小城市,还没有被城市的框架、关系结构所定型,仍然相信奋斗和梦想,更在意的是追求多样的体验,也更愿意活在当下。说到这里让我想到,在肇庆的时候,我无意中路过一片路边的草地,看见一群年轻人光着脚在草地上围着圈唱歌、跳舞。他们来自附近的工厂,当天是他们的集体休假日。他们唱得跳得如此开心,让当时的那个情境,看起来像是一个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