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的班主任会上,12个班被分成AB两组,我们六十一班抽签抽到A2,首战便要对阵邻班A1的六十班。散会时只剩一节课,讲完辅导作业,我赶紧拉上搭班鑫芳,二十分钟内敲定了男女各二十人的参赛名单,优先选了大个头、重体重的孩子,也补了些灵活的小个子,一切都显得有些匆忙。
送路队时,热心的心语爸得知次日要比赛,遗憾没能提前指导,却还是细致地讲了拔河的动作要领、用力技巧和口号节奏,这意外的点拨成了赛前最及时的“锦囊”。
今天第二节数学课一结束,我和鑫芳立刻召集队伍,重新调整排头、排尾和中间位,反复练了几遍口号,便匆匆赶赴赛场。小组赛首战六十班,双方班长猜拳定方向,老师交换查验队员后,体育组评委的哨声骤然响起。
四十双小手瞬间攥紧麻绳,队员们弓着身子,脸绷得通红,目光死死盯着前方 。周老师带着拉拉队喊着口号,我一边举着手机录像,一边不停提醒:“稳住!压低重心!”红绳在中间僵持了一两分钟,像被两股力量钉住般纹丝不动 。就在僵持的尽头,红绳终于缓缓向我们这边移动,哨声再响时,孩子们的欢呼几乎掀翻操场。我和周老师挨个为他们磨红的手心吹气,赞许的话脱口而出。
休息间隙,我们让孩子们搓手放松,同时悄悄观察其他班级的战术——这是属于我们的“复盘时刻”。很快,另外两个胜出的班级诞生,新一轮对决即刻开始。首胜攒下的信心格外珍贵,我从队前走到队后,大声叮嘱:“集中注意力!摆好姿势!没听到哨声绝不能松劲!”
第二场哨声响起,孩子们的表现令人动容:前排的俊霖察觉到绳子微动,立刻调整手势往前扣紧,把力量稳稳传递下去;后排的大块头启航索性脱了外套,将绳子在腰间缠了两圈,像锚一样死死定在原地,亮闪闪的黄卫衣在人群中格外耀眼 。
四十个人的力量顺着绳子拧成一股劲,在加油声中,我们再下一城。乘胜追击对战六七班时,这份默契与拼劲更甚,最终连赢三场,拿下冠亚军争夺赛资格。
狂喜过后,我和周老师赶紧让孩子们休息,还爽快答应了“减免作业”的请求。回到教室,我特意表扬了所有人的坚持与团结,给攻防两端的功臣俊霖和启航各递了一根棒棒糖——这是属于他们的“战利品”。那天的语文作业只留了必写生字词,周老师干脆免了数学作业。
办公室里,听着同事们的赞扬,我笑着说是“小胖”们立了功,嘴上自嘲“学习得加油,活动得争气”,心里却满是骄傲。我把比赛照片和视频发到班级群,特意感谢了心语爸的指导和孩子们的拼搏,家长们的点赞和夸奖刷满了屏幕。
这场拔河赛的输赢本不重要,但胜利带来的改变却真实可见:午餐时格外安静,下午的课堂异常专注,连平时调皮的孩子都坐得笔直,频频举手回答问题。
原来一根绳子真的能凝聚起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让孩子们收获了勇气与信心,也让整个班级焕发了新的生机。这紧张又充实的一天,我们收获的远比一场胜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