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少年军事学校在笨娃等到来之前已经招收了一些学员,其中有不少都是官二代富二代子弟,当官二代富二代的家长们听说有许多从天津来的孤儿要与他们的宝贝儿子同窗共读,纷纷都不答应了,有的更公然提出退学。
不过军校的答复让呱噪的家长们很快消停了。军校答复说:军校不同于一般的学院或私塾,而是皇帝亲自着令军机处建立的一个军事机构,无故退学者都按逃兵论处,要被军法处置,且永世不得担任公职。
这答复简单直接且霸道,让原本很有些嚣张的家长们立时警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处于一个怎样的弱势地位,于是一个个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花园被夷平硬化而成的训练场上,笨娃、石头等天津孤儿整队而列,高大黑壮的军校教官周君大声训着话。
“少年军校是皇帝陛下为了实现天下和平目标,为了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从娃娃抓起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地方。你们千万不要错以为自己已经是这个光荣的、注定载入史册的军校的一员。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之中的不少人最终将被淘汰出去。凡是不能适应军校训练与学习的人,都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出去,被分配到其他正在筹建的普通学校去学习。皇帝陛下之所以亲自御令将你等暂时安置在此处,那是顾念到你等大都与建虏或贼寇有血海深仇,给你等报仇雪恨的机会。你们想不想报仇?”
周君最后两句话狠狠的撩到了操场上面目很有些麻木的少年孤儿们的痛处,碰到了那从未曾愈合的伤口,全场突然爆发出一阵强似一阵的少年怒吼——“报仇!报仇!报仇!……”
少年们边喊边哭,声嘶力竭……
少年军校的伙食着实开得太好,竟然是顿顿有肉的,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样的伙食标准便是大地主家也达不到啊。少年孤儿们犹如掉入了天堂,相较之下,刻苦的军事训练算得了什么。吃得好吃得饱,营养跟得上,再大强度的训练对吃尽了人世间苦楚的孤儿来说都不在话下。
军校的教官都是从军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是身怀绝技、勇悍无敌的兵王。他们来此任教都是自愿的,因为军校开出的待遇让人无法抗拒,是他们在原部队的三倍有余。
军校除了这些军事教官,还有文化政治教习。教习们全是投笔从戎的秀才,抱着一腔热血从军,却没想到被安排到这儿来当教书先生,有些老大不乐意,后来被承诺只要教习当得好,将来还是有机会下部队当教导员的,这才安下心来。
文化政治教习除了教授学员们读书写字,讲授儒家忠君报国的大道理,还会时不时安排孤儿们在课堂上讲述自身悲惨的故事。每一次这样的诉苦会都是台上讲的人泣不成声,台下哭成一片,便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子弟亦是哭得稀里哗啦,人人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建虏、贼寇之肉,真是人同此心。
这样的诉苦会不断的继续着,一遍又一遍的深化着学员们心中的仇恨。实际上,这样的仇恨教育对那些孤儿学员的心理健康很有好处,因为经历了人世间太多的苦难,见到了太多人间的丑恶,孤儿们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通过仇恨教育不断的发泄出来,对恢复心理健康很有帮助。而且,仇恨运用得好也是巨大的动力,因为唤醒了孤儿们复仇的决心,原本麻木、胆怯、呆滞的孤儿们一个个从小羊羔变成了小老虎,玩命地学习和训练着,精神面貌焕然一变,与刚进军校时判若两人。
人,都有极大的可塑性,何况是这些没有最终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少年人。
孤儿们才进军校没多久,崇祯便亲自到军校来看望他们的生活与学习训练情况。
笨娃永远记得那个天气闷热的夏日上午,他与学员们正在操场上手持木刀木盾挥汗如雨地对练拼砍动作,一群文武官员簇拥着一个蓝衣白玉带之人出现在操场边观看学员们训练。
蓝袍玉带之人听身遭人介绍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那群人离去了,在军校训导官黄未——一个浓眉大眼厚唇的军汉和教官周君的安排下,十多个平时训练刻苦且成绩优秀的学员被领着往军校讲武堂而去,笨娃也在那十多个学员之中。
讲武堂是忻城伯府的堂屋改建而成,极是宽敞,外面是一个青玉石板铺成的大平台,平台前则是一个大池塘,池塘里种有荷花,亭亭玉洁的荷花已然开放。
讲武堂外,少年们整队肃立,黄未对他们说:“你们马上要见到皇帝陛下,圣上很是关心少年军校,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门来看望少年军校的学员,还要亲自询问你们的学习训练和生活情况。你们十几个能被选中面见圣上,那是无上之荣耀!全部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你们虽然才进军校没几天,但一进军校即是光荣的帝国军人,务必时刻谨记帝国军人的荣誉感,明白了吗?”
“明白!”
少年学员们齐声答应。
答应得虽干脆,少年们的心脏却都不约而同打起鼓来,尤其是其中刚进军校的孤儿,皇帝对他们来说完全是神一般的存在,马上要亲眼见到皇帝,这对他们来讲如同在梦中般不真实,心脏不可抑制地激动得快跳出胸膛。
一个瘦皮猴般的锦衣卫在讲武堂门口等着他们,此人正是崇祯皇帝的侍卫队队长张山。
张山其实也大不了这些少年多少岁,但此时却如一只骄傲的小公鸡,招招手,笑嘻嘻的对少年们说道:“圣天子不喜跪礼,说我华夏民族跪来跪去,一个个都跪成了软骨头。进去后,行军礼即可。”
交待完毕,便引着成两列纵队的少年学员鱼贯进了讲武堂。
讲武堂中,崇祯坐于上首,其余文武官员依序而坐。
一个内侍立于崇祯身后为他打扇,但因天气实在炎热,崇祯的鼻翼上冒着细密的汗珠。
在周君轻声口令下,少年学员们默不作声地整队站齐,并齐刷刷的向崇祯行军礼,还颇像那么回事。
崇祯嘴角含笑,亲切地朝他们点头,道:“都坐下说话吧。”
笨娃与少年们坐到崇祯身周红木雕花的独凳上,近距离的看到传说中的皇帝,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传说中的九五至尊长相英俊异常,整个人似乎都在发着光。他目光明亮、容色和蔼,却带着一种让人不由自主爱戴臣服的魅力。
“你们在这儿吃得饱吗?吃得好吗?”崇祯和颜悦色,拉家常似得问道。
少年学员们纷纷拼命点头。
“要吃好,要吃饱,你们可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朕问你们,可知道为什么要在这军校中这么辛苦的训练和学习?”
“为了将来杀建虏!”
“为了灭贼寇!”
“非常好,目标都很明确嘛。你们现在虽然都还小,但总有一天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珍惜机会,在军校里努力打磨,把自己磨练成一柄锋利的宝剑,将来为朕杀贼平天下!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信心!”
“有!”
“朕对你们也充满信心。孙子兵法的精髓是算与变,朕可是算准了你们当中将来要出不少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与将军!”
崇祯温和勉励的话激荡着少年们的内心,让他们激动得不能自抑。对少年们来说,皇帝几乎就是等同于神一般的存在,对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南京紫禁城,太和殿外。
一声声雄浑的号角“呜……呜……呜”的吹响,悠扬飘于天际,一排排的大鼓跟随着号角“咚……咚……咚”敲响,仿佛就敲在人的心头,让人心摇魂动般跟着共振。
殿外宽阔的广场上,排列着一队队威武的铠甲武士,这其中既有禁卫军,也有皇家军校进修的军官学员,甚至皇家少年军校七百多名少年学员。
少年军校的学员们原本无比羡慕嫉妒那十多名被天子接见的学员,万万没想到才过几日他们人人都能入宫参与盛典,瞻仰圣颜。
这是军制改革后,大明皇帝首批授予将军军衔的典礼。
值得玩味的是,此次授衔仪式除了军机处首席大臣史可法外,竟无一个文官参与,似乎在预示着文官集团与军权的彻底脱钩。
史可法亦在此次授衔之列,因此严格来说,从今日起,史可法便不再是文官,而属于武将的序列。
崇祯是下了决心让军队系统自成体系,摆脱文官集团的控制,而直接受皇权节制,如此就能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不再像明朝以前的皇帝那般被强大的文官集团拿捏。
他也不用担心军队的将领们在没有文官集团的打压而发展为军阀,通晓人性和权术的他深深知道,只要始终把军队财权握在手中,不允许军队自行筹款筹饷,再加上牢牢抓住军队人事任命权,再通过不间断的洗脑教育,控制军队思想,那么任何军阀势力都没有机会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