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太多文章被冠以深度好文,实际好多名不副实。而网络爆文《罗振宇的骗局》,我觉得是名副其实的深度好文。里面干货太多,发人深省的句子应接不暇,值得一读再读。我暂且只读了一遍,就忍不住先说点感想。
知识有两个状态,个体状态和公共状态。个体状态就是知识在每个人大脑里的状态。因为经验、三观和大脑机能各不相同,知识的个体状态也因人而异极具个性。公共状态就是知识在传播中的状态。只要知识被个体表达出来,被他人看到听到,就显现为公共状态。
公共状态并非仅指知识的媒介状态,文字、音频、视频什么的,即使是俩人面对面交流,也是“个体—公共—个体”的路径。意义只要离开大脑就是公共状态。语言本身就是媒介。公共状态没法省却。除非有办法用数据线将两个大脑连起来。
表达使知识的个体状态转化为公共状态,公共状态也可以转化为个人状态。这也是表达的最终目的。两个状态尽管可以相互转化,但远非完美高效。每个转化都会有损失,有失真。个体到公共的损失叫言不尽意,公共到个体的损失叫食而不化。《骗局》侧重说的就是后者。
学习就是消化,小学生都知道。但问题是,怎样才算消化?我看一般的认识是,消化=理解,读懂了就等于消化了。结果呢,好多的书都感觉是看了白看。有些导师样的人还跳出来安慰,大讲潜移默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意思是开卷有益,只要读就有用,读就比不读好。你觉得没印象就对了,因为它升华了。
对此,我不完全否认。但我认为其中9分是胡扯。也就是说,一般阅读的转化率顶多10%。基本等于没用。事实是,理解了字面意思,并不等于消化吸收。消化是知识由公共状态向个体状态的转化。最终一定是与大脑中已有的那些数不清的个体经验和感觉挂钩,像植入了一个器官,血脉神经都连上,也不排异了,才叫消化和掌握。这显然与“理解了”远不在一个层面。
如今信息爆炸,好书好文满目皆是,足以让每个人一天大脑高潮几次,大叫着“好文啊”“精辟啊”“醍醐灌顶”啊。实际多是假高潮,自欺欺人。二十多年前看《中国人可以说不》,只记住一句话,说《读者文摘》为什么广受欢迎,因为它容易让普通人产生智力上升的错觉。如今的付费阅读,说白了,就是读者文摘的路数。那些嘲笑十八线土锤看读者文摘的,沾沾自喜自命不凡于的,不过是新时代的读者文摘。
转化率低,自欺欺人,但不能就此否定阅读的价值。你能举出一万个没用的例子,我就能举出一万个有用的例子。你说罗振宇是骗子,罗振宇也可以说你是骗子。根本原因就是我上面强调的,知识传播不是直接传播,是间接,分两环,最终的效果,不单取决于“个体—公共”的优质度,还取决于“公共—个体”的优质度。前者取决于罗振宇,后者则不是罗振宇能左右的了。
更进一步的道理,通过把罗振宇比作医生更容易说明。收效最好的,当然是一对一,全面诊断,那么每个人的药方都不可能一样,并需要长期跟踪观察,随时调整。现实当然不允许,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再其次,最后就是目前这种形态:一对百万千万,几个医生把药品连带服用说明摆在货架上,吃哪个怎么吃,自己决定去吧。结果肯定是毁誉各半,有人送锦旗,有人骂骗子。
所以仅仅把学习比作吃饭,单讲消化吸收是不够的,更确切的说就是治病。通常只强调医生好坏医术高低,其实患者的配合度也至关重要。正确的方子,在聪明的患者身上才最为见效。医生能做的,只有开药,至于服药之后心态和作息,医生就爱莫能助了。
这几年保健类图书火爆,很多单看书名就很诱人,《求医不如求己》《万病皆可心药医》《人体自有大药》,尽管可能大有偏颇,但不无道理。如果把这些道理移用于“知识治疗”,提高知识转化率,我看大有裨益。
显而易见,它们一律是强调病人自己的作用,心的作用。病由心生,终由心医。知识的生长规律也大致如此。最深刻,最牢固,最有用的知识,一定是内生的。常见一些学历不高或读书不多的人,知人论世颇为通透,就是因为他的知识内生力量超强,也就是悟性高。相反,很多人书读了不少,却依旧一脑子浆糊,就是因为他的内生力量太弱,悟性低。
内生是思,外生是学。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哪块短板补哪块。悟性高的,不妨多读,如虎添翼。悟性低的,不妨慢读深思,水滴石穿。总之快慢不重要,关键是走心。心是第一位的。类似心学的有个观点认为,求知(智)不是增,而是减;不是向大脑里灌入智慧,智慧本来就在脑里,只不过被蒙蔽,揭去蒙蔽,智慧自然显现。用什么去揭?就是心。不用心,一万个罗振宇也白搭。
说到这里才发现可笑至极。鄙人不是读书的料,更没有读有所成,却在这里大讲了一通求知的原理和方法。故最后必须加条警示:一家之言,供君一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