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决定了可预见的范围,而我们不想被思维固有的东西禁锢住。有人告诉我,不走出去永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很感谢过来人给我的善意指点。出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法看清楚自己的全貌、也没办法理解这个世界的全部;我们需要借助“他人”“周遭环境”的存在来反映,“我”的存在。转身,转念,或许很多事情会豁然开朗。
水上的浮萍没有根,就会随波逐流,我们没有立足的点,就会不知道何去何从。我始终在寻找,我问自己:事业对我而言有多重要?什么是我的顶点和我的底线?等等。人生有很多支柱支撑起来,事业家庭社交、爱好专业兴趣,总之有无数种分类,告诉我们,可以多极多面,不囿于一隅。此外,人存在这个世界,就是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果没有关系,人也就不“入世”,也就并非“社会人”了。而我们既不想也不可能真正跳脱出去。所以,找到自己价值的存,也要基于这个大环境。
有限的经历已经让我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需要足够幸运才能找到自己喜欢、擅长、以此为事业的路,三者能切合真是太难太难了。我们的想法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人生阶段的变化(比如结婚生子,或是搬了一座城市),都会让我们产生新的想法,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个时候,我们又如何来决定,什么才是这个阶段,我们人生重要的事情,要为之选择呢?
与其说,我们需要一个工作,一份职业,找到我们“喜欢”的东西,不如说,这是一系列集合问题中的显性部分。隐形的部分除了关于城市、生活态度的问题,还有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如何处理压力?我们对世界怎么看?我们的人际关系如何?我们如何评价自己,又是如何从他人身上获得价值?有些问题之所以难回答,是因为他牵扯到的不仅仅是眼下的一部分,它们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仅看工作这件事。我觉得坚持自己热爱的事非常重要。我现在很遗憾没有从事艺术,因为我很喜欢纯粹的感觉,我也完全相信,自己会在那个领域里过得很快乐。虽然我会继续热爱倒腾,但是那可能只是我的爱好,而无缘成为我的事业。很遗憾,但也没办法。或许,工作就是找到擅长的事,养活自己,爱好可以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