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养成阅读的习惯
有没有觉得,过多的信息成为了思考的阻碍,我就有这种感受,感觉什么都需要什么都不会而盲目的学习,反而学习效率低,经常会莫名的焦虑。
接收的程度与阅读的主动性有关,越主动,读书的效果越好,而阅读的层次感越深,对主动性的要求也就越高。越喜欢越主动,越主动效果就越好,就是这个理儿。
没有老师指导的自我学习能力会更加重要。
阅读的四哥境界:基础阅读、检视阅读(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粗线的阅读)、分析阅读、主题式阅读。
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是学会阅读的前提。
读书的时候带着问题去读,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说什么?
(2)、作者在细节上说了什么?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书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演员、记者、老师
Part 2 我是如何读一本书的
例如最近在读的《断舍离》这本书,我们都知道山下英子的这本书并不单单是对无用物品的断舍离,我们的灵魂以及精神世界也需要断舍离,这本书就不像我们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那么我会在快速读第一遍的时候侧重于对生活对物品断舍离的篇幅,在第二遍的时候会放慢速度,带着问题去读——我一直想知道大家所说的灵魂上的断舍离究竟体现在哪方面?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余点推荐过,很多朋友也推荐过,我总觉得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高大上的书,我会看不懂,但就是因为这是一本好书,我更加不想错过,所以在读的时候我会放慢速度,并且本着一遍不行就来第二遍的态度,这类书是需要精读(分析阅读)。
赵雨菲的《我要马甲线》这本书我只用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完成阅读。这本书就是典型的实用书,我是带着目的去看这本书的,打开目录直奔主题:如何练就马甲线。有了这个目的之后我打开目录,我想要的内容在第二章节的其中几个小节——训练马甲线的图解,但是相应的,训练之前你需要做什么准备,有哪些常识以及注意事项需要知道?在训练的过程中吃的东西又该怎么搭配?哪些东西是可以吃的,哪些东西不能吃,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可以吃东西吗?吃什么怎么吃……很多问题就会涌现出来,而这些问题简单却又很重要,稍不注意你的训练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得不偿失。那么这些为题的答案就在第一章节和第三章节有提到,按照目录提示就会省去很多不需要看的章节。而且还对有用的内容做了笔记,以后用的时候就会很方便。
罗振宇说过,阅读并不是学习,只是把自己泡在知识中,真正的阅读就像缝扣子一样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方法就是每天写五篇心得,这五篇心得不需要长篇大论,短短几个字就好,这就是一个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缝接过程,迫使他只去看值得看的五篇文章。我们总觉得自己学不到什么东西或者学习效率低,那是因为在平时我们只看自己感兴趣文章,所以多挑战一些自己应该看的或者不擅长的领域的文章或者书籍,这也是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