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我想进一步走近季羡林先生的初衷,除了小学语文教材几次有关季老先生的作品外,如五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更重要的是去年南京之行听了王一梅作家讲解作文时,她说看过最好的写黄昏作品,便是季羡林先生笔下的散文《黄昏》。(……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一层金黄色,一群群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知道:夜来了……)。后促使我特别想了解这位语言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于是我捧起了《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看了其文字,让我内心特别宁静,季老先生做人的质朴及求学经历、学术研究的真实、严谨、深入的态度,无不启迪着我努力的方向、进取的力量及教育孩子的理念。如读到季老谈到学英语的方法,他说好比把孩子直接放到深水区游泳,孩子自己总能想办法游上岸。他推荐直接读英文原著,开始不要太在意语法错误,一步步查阅陌生词汇,大量阅读,懒人是学不好外语的,连母语也学不好。读了季老学英语的经验方法,我立刻买回几本英文原著,时而同孩子读起来。

我尤其钦佩于季老先生在德国留学的十年,其学术研究过程的严谨、努力、务实。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在家里吃点简单早餐,两片面包和一点黄油及香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只能吃上一片有点鱼腥味的面包。而他早餐后,便去研究所,整整10年,早去晚归,生活简单,不懂什么叫午睡,在幽静的研究所或读书或习文,读有关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汉文等。

在做人方面,季老先生:一曰真,二曰忍。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如他的结发妻子仅小学文化,然而季老一生守护。他提到在清华念书时的老师、提到重返哥廷根大学遇见自己的教授,无不真诚真实。

温总理曾五次看望季老先生,他这样说“您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以上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人,我从季老先生这本书中受益非浅,仿佛同作者对话一般,无论怎样的境遇里,内心安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记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性情。因为日记,我们知道胡适最爱打麻将,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难耐,都得“打牌”“打牌”“打牌...
    西楼望月圆阅读 603评论 0 3
  • 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内涵和物质做后盾,人生就会变得底气十足
    我是Alfred阅读 277评论 0 0
  • Jan. 《岁月神偷》 8.0 《丹麦女孩》 ...
    暮里阅读 139评论 0 1
  • 风一样的梦 你走在风中,凌乱着头发 远处、黄昏、炊烟 人来、人去、消失于路的尽头 你那飘舞的头发 也许应该有一两片...
    南山一梦阅读 1,337评论 2 4
  • 溜溜梅低年级“图说”: 时间:1月11日 主题:小狮子生病了 小脑袋想一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它们在干什么?提示...
    或亦馨也阅读 1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