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书香恒久远"2021年寒假读书打卡第十天

            主题阅读的一般教学范式

      把握了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特点,老师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搭一个框架,基本能呈现教学的形态;设计一两个话题,基本能引导教学的走向;确定一两个进入文本细部的体验点,基本能呈现作品的意蕴。那有没有一个主题阅读教学的范式呢?

      一、呈现学生关于主题的初始认识

      主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讨论建构的话题,它具有可讨论性和开放性。主题在教学之初提出时,往往调动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思考。

      二、从一篇切入,充实初始认识

      主题单元是有多篇文章组成,篇与篇组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整体。具体的阅读可以在主题的统领下从某️篇切入,通过一两个话题的引导,促使学生阅读思考,组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总结提炼,从而获得基于此篇的主题的理解以及理解的策略和方法等等。

      三、师生共同总结,提炼认识或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主题指向阅读了第一篇文章,实践了阅读此篇的策略、方法或是获得了关于"主题"的认识。最后品读体现共通点的句子。教师适当教给阅读该类文体、文本的方法,渗透阅读策略,形成阅读能力,为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打下基础,为阅读从课内到课外架起了桥梁。

      四、迁移运用,不断完善初始认识

      学生有了第一篇阅读的感性经验,获得了阅读第一篇之后的策略、方法或是关于"主题"的认识,就可以迁移用到新的阅读或情境中,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的多个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范式只为老师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参照,并不是一种标准的模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