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个加菲猫的故事。说的是加菲猫和它的主人走丢了,被卖到了宠物店,加菲猫心想,这下坏了,主人没有我会伤心死啊。结果,过了一些天,它的主人竟然走进了这家宠物店,一眼就看到了它,大喜过望,又花钱把加菲猫买了回去,一家团圆啊。故事的结尾,加菲猫孤独的对自己说:我永远不会问主人,那天他为什么走进那家宠物店。 那么问题来了,加菲猫是希望主人走进宠物店还是不走进去呢?走进去就意味着背叛,因为他明显是想另外买一只猫;不走进去就永远不能团圆。你看,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完美的选择,每个选择都会让你产生不高兴的代价。
加菲猫的孤独、郁闷来源于这是个两难问题。犯罪心理学讲究的是研究嫌疑人的犯罪动机,以期通过摸清嫌疑人的心理活动来推理犯罪过程和关联的人、事、物等,从而找到破案线索。这个在刑侦中是非常有用的,但套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就有点不那么合适了。试想一下,有多少事情是既最有效率又照顾到最多人的利益的呢?有多少从利己的目的出发却造福了全人类的呢?小一点说,又有多少事情是完全按照自己预想的路线发展的呢?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我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想不到故事的结尾。干一件事情(当然不是买个烟、吃个饭之类的事情),有了基本的出发点以后,我们就上路了,在路上会遇到很多意外的人、意外的事(其实也非意外,只是不可能全部预想到而已),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应对,沿着起初设定好的路线一路前行,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感觉很满意。但这个满意跟当初设想的满意是相同的吗?时移事易了!
不要过高的估计人性,看现实表现就好了,能够在一起协作配合就好了。在这个高度协作、分工配合细化的社会里,不可能要求别人掏心掏肺的对待你,如果在出发点上进行纠结,在是否所谓的志同道和上纠结,那就没法配合、没法协作了。毕竟,三观完全一致是基本不太现实的事情。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都是基于自己的利益去考虑问题,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何况价值观这个东西本来就还是固化的,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思考的不断深入,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想法和认知也在不断变化。今天的你与昨天的你,关注的焦点肯定发生了一点偏移吧。要不怎么有句话“当你觉得以前的自己是个傻叉的时候,就证明你进步了”呢?
认清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带来我们做事的一个方法论:只看结果,不问初衷。把精力全部聚焦到事情本身,而不是发展的每个细节上。就像加菲猫遇到的情况,事情的本身就是一家团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若是非要问一个为什么,从而导致感情上出现裂痕,大家在一起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只看结果,不问初衷是一种现实的、功利的态度,也是一种富有效率、抓住根本的方法,与主犯从严、协从不办类似。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就为了解决问题,只有把精力聚焦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旁枝末节,才能有好的结果。前段时间倍受推崇的华为“分脏文化”,就是不问初衷,做出成绩就重奖,拿钱拿到你不好意思。若是一个项目开始之前,先把奉献、牺牲那一套拿出来筛一筛,还有多少人值得共同战斗呢?还有多少人心甘情愿的去通宵达旦的加班加点拼命呢?恐怕悬。
这不就是国企发展的最大困境吗?
这是否也是败纠治腐难题的一把钥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