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毛喜欢吃面,更甚于喜欢吃米饭,这符合后套人的习惯,因为四毛生在后套,长在后套,算个地地道道的后套人。由各路移民汇聚而成的后套人,喜欢吼两句爬山调,还喜欢唱一句走西口。再要吃上碗油汪汪的臊子面,这叫做后套特色。
当然,做为一个真正的后套人,四毛爱吃的面,不只是臊子面,还有兰州拉面、陕西油泼辣子面、银川的清拌面等,这些从外地泊来的后套面食,做法各不相同,味道种种诱人。为什么后套人喜欢吃面呢?这可能跟大后套的地理特点不无关系,因为是产粮盛地,后套的面粉远近闻名。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当地人爱吃面食也就不足为奇。
有段时间四毛曾经迷上了吃虾,尤其是饭店里做出来的那种又麻又辣的香辣虾,最合四毛口味了。那种川味菜特有的辣劲,刚开始是鲜香的辣,后来竟然辣到流泪,但仍然欲罢不能。不过四毛始终没学会做这种香辣虾的手艺,老去饭店吃,经济上也是吃不消的,所以回家做的话,清水煮虾也不错,超市里买回来的大虾,就那么放进清水里煮熟,沾上点酱油类的调料,四毛也一样吃得津津有味。可是吃得时间一久,四毛发现问题来了,虾这种东西,可能更适合南方人吃,对于北方人生来的面肚子,天天吃就无福消受,一段时间下来,生出了厌烦,肚子也开始抗议。
面则不同,即使天天吃,甚至一天早晚吃上两顿,也无妨,不会吃出厌烦的情绪。反倒是有了离不开的感觉。真真是,一日无面,食不知味。
四毛听老辈人讲过个故事,在后套盛行的臊子面,其实也并非本地的原生产物,而是始自陕西岐山。相传西周初始,有蛟龙居于岐山塬下的渭水河中,兴风作浪,祸害百姓。
周文王率部射杀蛟龙于渭河岸边,听说蛟龙肉鲜美可口。遂命部下,剁其肉做成臊子。犒劳三军和百姓,普天同庆。但肉少人多,为便于人人得而尝之,就在大锅内做汤。在碗里盛上面条浇汤吃之。以后没有了蛟龙肉,就改吃猪肉臊子,这便是岐山臊子面最早的由来。
岐山臊子面,味道以酸,辣,香闻名;口感以薄,劲,光为正宗。
流传到后套的臊子面,大体上延承了岐山臊子面的精髓,小处则有了多种变迁,臊子里除了猪肉以外,可随喜好加上豆腐、土豆、青椒、西红杮等各类菜蔬,令人叫绝的是,无论加上哪种菜蔬,都一样的味美汤鲜,当然,醋和红汪汪的油泼辣子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了。
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开后套几个月,那些日子,四毛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又说不清究竟是少了什么。
后来得了探亲假回乡,吃过一碗后套的臊子面后,四毛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面,已被融化成浓浓的乡情,让人生了无端的惦记。
其实,一个人久在异地他乡,想起臊子面很容易勾起人无尽的思乡情怀,这种思念,说不清对家乡的更多,还是对臊子面的更多一些。不过,对于后套地区,美味的小吃绝不仅仅是臊子面一种。那些脍炙人口的猪肉烩酸菜、河套硬四盘、后套面精、炒山药丸子、杭后麻叶……数也数不过来。
只是,对于臊子面这种欲罢难忘的情怀,总是那么的悠长,那么的让四毛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