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轻谁重》—教学反思

本次课用到三种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让孩子们认识到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同,越是科学的方法测量结果越是准确。

引入:依次出示五种材料的图片和孩子们一起说一说名称,上节课我们观察物体的特征,这节课我们要来比较物体的轻重,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轻谁重呢?

活动一预测:引导回忆预测的相关知识,有孩子就会说到猜一猜,想一想,看一看等等,然后请孩子们将预测的结果填写到学生活动手册上(1-5编号,数字越大物体越重)然后请几个小朋友分享,此时结果不统一有争议,提问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来验证我们的想法?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说到用手掂量,用秤称……

活动二掂一掂:如果没有称,我们可以先用手来掂一掂进行测量,此时分发材料小组合作实验。实验结束小组分享,这个时候孩子们会发现结果有的还是不统一,有的小朋友会说到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还是不够准确,进一步引出用秤称量。

活动三称一称:用简易天平称量,在讲到天平的使用时用视频的方法,在重点的地方提醒孩子们效果更好。

在实验过程中给每个小朋友分任务:观察、记录、操作以及材料保管员等,有的班实验前忘记说就会出现有的娃娃找不到事情做的情况,分配完任务之后情况会好很多。

存在的问题:实验耗时长时间不够,只有少数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五个物体的称量,考虑是否可以每个小组分配称量任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先说说本课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a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b .知道可以通过预测...
    喵阳_cdlibra阅读 6,664评论 1 4
  • 本周进行了《谁轻谁重》这一课的教学。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回顾观察的方法: 手-摸、掂,鼻-闻,眼-看。这些...
    梓杙阅读 1,716评论 2 1
  • 本节课是在广泛认识物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深入认识物体的轻重。因此这节课的核心概念是让学生认识到轻重也是物体的特征之一...
    石慧杰阅读 1,524评论 7 0
  • 主要说一下本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对于预测,在我的认知中,我以为这个环节非常轻松简单,毫不费力的。但是在课...
    欢欢_7496阅读 1,019评论 3 2
  •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用:预测、掂量和称量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使用...
    shmily_243a阅读 2,1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