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同学来玩这才放下杨绛的《我们仨》,今早起床,吃过早饭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续读起来。
读完《我们仨》,我对自己有点懊恼。之前,我一直以为是本自传,那种带着标准套路的自我圆满,并且,得到这本书也是因为凑单的结果。
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时常找外公外婆,喜欢听他们说,说一些以前的事情,虽然很多人名我都不认识,我就静静地听他们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更久。看《我们仨》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就好像杨绛就坐在对面,缓缓地讲述着恍然如梦的一生。
鲐背之年的人生感悟,自是斟酌许久也无法窥悟。我究竟是过于年轻,只知内心筑起了一块壁垒——它离我那么远,又那么近,我理解了,却又是一无所知。岁月跌宕起伏,时代改革变迁,静静地变成或轻快、或厚重、或平实、或虚幻的回忆。
我沉浸在杨绛先生的字里行间,时间凝滞不前。就如同开头的梦,在梦里感觉不到时间的前行,只有当醒来时“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但这,终归只属于先生一个人的人生。一个幸福的人在描述悲剧时,听着也是温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