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让他刻意去学习过什么,参加过任何兴趣班,他似乎也不喜欢被我们安排去学什么,比如跆拳道、比如游泳、比如拉丁舞、萨克斯等等,我任由他随心随性地自由发展,因为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我一直告诉儿子,如果哪天要是喜欢什么想去学点什么的话,可以直接告诉妈妈,但是有两点要求:首先需要有说服力的理由陈述;其次一旦选择了就不能随便放弃,半途而废,必须坚持。这个至少可以让他不会随意率性地作出选择,头脑发热轻易做出决定,三分钟热度地去做一件事儿,我想这个理性思维习惯会贯穿着儿子的一生,也会影响他的一生且能够受益无穷。
幼儿园时候,学校对画画实行重点辅导教育,缘由是孩子不会写字但是天生就会画画,只需要老师稍加辅导,每个孩子都能画得不错。幼儿园公开课时,我去幼儿园参观,发现儿子的涂鸦作品竟然在校园的橱窗里展示,之前总觉得那么小的孩子能画啥啊,还不就是乱涂乱画一通罢了,仔细看看儿子的涂鸦,蓝天白云,高楼大厦,公园里在游乐园嬉戏的孩子,飞舞的蝴蝶及绿色草坪……原来我们经常周末会带儿子去公园划船或玩碰碰车,这些都留在他脑海里,呈现在他的画里了,我的心里暗暗高兴,觉得自己每周都陪儿子去公园的习惯真是值得点赞。后来发现儿子放学后也会拿出画笔安静地画画,奥特曼、海贼王、怪兽……都在他的画笔下出现过,直到后来发现他的教科书上几乎都少不了随手的涂鸦,估计他真的是乐在其中吧。
其实一直很羡慕别人的孩子会某种乐器或者是有其他特长,也许是作为家长的虚荣心在作祟吧,那时和别的家长聊天总感觉自己的孩子不争气,自己也好像矮了一截似的,还故作坦然地自我安慰说孩子估计随我吧,没有啥音乐细胞。高二儿子选择文科班学习,算是到了基础学习任务最紧张最繁忙的阶段,每次去开家长会都觉得孩子快要被高高摞起的书本给包围了。有一天,儿子很冷静地跟我说,他想去学吉他。我一脸惊讶地看着儿子,一方面是因为现在高二马上就要高三面临紧张的高考了,他居然会提出来这个节骨眼去学习吉他;另一方面我一直认为儿子不会对音乐感兴趣的,因为我想当然地认为他没有音乐细胞啊。儿子看着我惊讶的表情,仍旧很淡定,他告诉我,不是头脑发热,是认真的,因为班上有个女孩在准备艺考,每天也要去练钢琴,自己也喜欢吉他,所以想学,绝不影响学习,而且应该还可以缓解一下学习的紧张气氛。听完他的一番话,我立即双手赞成儿子去学习吉他了,只是因为他喜欢,只是因为他能坚持,所以我支持他。二话没说,我立马就陪儿子去报名了,并且让他自己挑选了属于他的第一把古典吉他。儿子非常高兴。我也很欣慰,吉他课他一直坚持到高考前夕,考上心仪的大学后,那把吉他又陪伴他走进了大学校园。不久后第一把吉他已经不能满足他弹奏的要求了,这才买了一把级别更高点的古典吉他。他一直都在坚持,一直都没有放弃,有音乐相伴相随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虽然不是每个喜欢音乐、学习音乐的孩子将来都能成为郎朗之流,也不是每个喜欢绘画、学习绘画的孩子都能成为毕加索流芳百世,但是人生的旅途,喜忧参半,痛并快乐着,成长过程中终归会有孤独的时候、失落的时候、失恋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如果能有画笔相随,有音乐相伴至少可以在语言表达苍白无力时不会感觉没有那么孤单无助,不会那么地失落全盘地否定自己,也没有那么痛地想家,因为手中的画笔和跳动的音符可以寄托思念,带走孤独,让心中的情绪有个安全出口,生活也从此变得不再艰难。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学会一些有趣但是无用的东西,比如画画涂鸦、比如弹弹吉他、比如学会做饭,至少有一两个拿手菜、比如玩玩电子游戏暂时离开现实时间、比如看看电影,体味一下别人的生活、比如阅读一些数理化文史地之外的书,不为考试……梁文道曾经说过“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因为离开在校园里学习那些正经的知识是为了考试,为了将来的前途,为了有一技之长,那么离开校园后的学习则纯粹是为了取悦自己,愉悦身心,只要有趣就好,只要快乐就好,无用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