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VC的主要方法
- 空域可分级(Spatial Scalability),以不同空间分辨率(如图像尺寸)对图像编码。
- 质量可分级,或 信噪比可分级(SNR Scalability),对图像灰度值以不同的精确程度编码。
- 时域可分级(Temporal Scalability),对序列以不同的帧率编码。
- 频域可分级,对图像的不同频率分量进行编码。
- 细粒度可分级(Fine Granularity Scalability, FGS),产生的增强层质量是"连续"改变的。
2. SVC码流分析
OpenH264编码配置:Spatial Layer = 3 , Temporal Layer =3
sps包含:
(1) Sequence parameter set
其中NALU类型为7,图1所示。
图1
(2)
SubSet Sequence parameter set
其中NALU类型为15,图2所示。图2
(3) 另一
SubSet Sequence parameter set
其中NALU类型为15,图3所示。图3
3个pps NALU类型均为8,具体见图4,5,6。
图4
图5
图6
Prefix NAL unit跟在base layer NALU之前,base layer NALU是标准的AVC,保证base layer 能被AVC解码器解码。其NALU类型为14,如图7。
图7
图8 Base layer IDR NALU
图9Enhance layer1 IDR NALU
图10 Enhance layer2 IDR NALU
图11 P frame Prefix NAL unit
图12 P frame NALU
图13 Enhance layer1 P frame NALU
图14 Enhance layer2 P frame NALU
总结Frame顺序:
F00 -> F01 -> F02 ->
F20 -> F21 -> F22 ->
F10 -> F11 -> F12 ->
F20 -> F21 -> F22 ->
F00 -> F01 -> F02 ->
其中Fij, i表示时域ID(temporal_id), j表示空域ID(dependency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