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7年引进学校的副研究员,聘期合同考核的条款是科研项目和论文,也承担教学任务。因此刚开课时我没想进行教学创新,就想着完成任务就好。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压根不会学习。他们迷茫、沮丧、自责、无助的样子,让我想起来读博期间的自己。
在读博之前,我感觉自己是个学霸,因为对于拿奖我从来都没失手过。作为年级第一名,我任性地放弃了保研资格,也在考研时获得了401分的好成绩,后来还顺利地拿到了直博资格。
但是读博后,我发现自己是个真正的学渣,我迷茫、沮丧、自责、无助,完全就是眼前自己学生的样子。
幸运的是,我做了个正确无比的决策:花大把的时间亡羊补牢。于是,我持续拼命地学习如何学习。
最后发现,写五问反思报告是最好的深度学习工具。它就像一个挖掘机一样,只要我对着一个知识点挖下去,就能学到深处。
但问题在于,只挖一下是改变不了学渣的本质的。为了让自己持续地挖下去,我花钱加入了一个叫“007不写就出局”的组织。
这给组织就像个“小皮鞭”一样抽着我不断写下去:不写就罚钱,不交钱就出局。就这样,我一直写到了现在。
我现在什么样?我在他人眼里有两个孩子,“有多个头衔”,被评为“啥都没耽误”。
我知道这不是偶然的,五问反思报告完全可以让别人发生巨大变化,从学渣到学霸的变化(如果我自己现在算学霸的话)。
因此,在看到学生们不会学习后,我有了让学生写五问反思报告的想法。
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写起来呢?非常简单,因为作为教师的我手里天然有个“小皮鞭”:不写不给分。就这样,基于五问反思报告的学业测评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