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邺传1

  自邺先皇举旗,推翻前朝300年暴政,推建建安为都以来,行休养生息之策,使民安田乐业,无外族之侵犯,史称“南邺初治”,后先帝三征北族,三次大败,积劳成疾于光安二十三年,于国安宫驾崩。

  ——时记·南邺传

  

  夏日的邺城应该是最美的吧。阳光洒落,河面波光粼粼,无数船只缓缓的从拱桥下经过,顺着不同的方向消失在那青绿喜人的柳叶中,柳丝轻拂水面。街市上,行人如织,伞盖如云,各色瓜果飘香。高楼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更显古朴典雅,城内倒是一片欢声笑语。

  可宫中,事情却不显得多么美妙。大邺第一任皇帝,那个是天下从一片荒凉恢复成如此的皇帝,即将迎来他生命的终结,他躺在床上,痛苦,无奈,不舍,交织着他。而他的龙榻之侧坐着丞相秦江,底下跪着太子和无数官员,无论他们此时心中喜事悲,此时都是一副悲伤的表情。

  “朕自得丞相,幸得帝业,乃朕之大幸也,朕无所求,但求丞相辅佐嗣子,继承帝位,站在泉下也可安心。”

  秦江,心中痛苦,毕竟除去君臣之间的关系,他俩还是一起同生共死的兄弟,只不过称帝之后有些疏远罢了,当然他也知道此时的皇帝需要什么,此时他的兄弟需要什么?他需要一个承诺“臣遵旨定辅佐太子,继承大统。”

  得到了这个承诺,他又转而对太子说:“丞相乃父皇出生入死之友,平日以兄弟相称。朕死后,切勿不尊丞相之言,切勿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要虚心纳谏,赏罚得体,任用贤臣,远离小人。除丞相外,这安国宫中跪之臣,皆为良臣,宫中之事事无大小,凡有疑,皆可咨之,必能有所广益。”

  “儿臣遵旨。”时章心中同样如同刀绞,这个是他的父亲呐。当然他也知道,这是给这安国宫中跪着的臣子们一个承诺,这是一个可以保证他即位后不会卸磨杀驴的承诺,因为他们都是跟着他的父皇打下天下的人,算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需要这么一个承诺,也会给他们这么一个承诺。

  吩咐完毕,这位老皇帝命身旁侍女,听他口述,写下他的最后一个圣旨,因为他已经无法拿起笔了。写下遗诏,交于丞相。

  终于这一切完毕了,那老皇帝似乎也交代完了。他缓缓的闭上眼睛, 终于,终于结束了。天下终于与他没有关系了……

  算是一种解脱了吧……

  

  

  终于——葬礼开始,大邺帝国,开始送别他的第一个皇帝,正值夏日,但邺城之内,尽开白花,似乎天地也在默默的悼念着,那位统一天下的皇帝,丞相率众官,将灵柩,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

  礼毕,开读遗诏:

  “朕本布衣,安耕于一地。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在乱世中立足。然诸位贤臣,不以朕卑鄙,愿随朕攻得天下,朕由是感激。此朕崩,属天命也。古言“人年五十不称夭寿”然朕已60有余。死复何恨。愿诸位爱卿兄弟,辅佐嗣子,成我大邺之大业,愿太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虚心纳谏,卿与丞相从事,视之如父,成我大邺之大业,勿忘,勿忘!”

  读完诏书,秦江说到:“先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即位,以承邺制!”

  秦江说完众臣皆跪之,齐言曰:“愿陛下继承大统”

  “众爱卿请起,自今日起朕便继承大统。礼部迅速选定良辰吉日,在一月后,朕要正式昭告天下,祭天称帝”

  

  很快,正式的登记仪式并开始了,按礼法规定,先皇驾崩,新皇应先守27天孝,才可正式举办登基大典,此时已是一个月后。此时的建安城内,一派庄严肃穆之景象。那白花在开了一个月后尽数凋谢,取而代之的是百花齐放,预示着这个新王的登基注定不凡,光安二十三年,章帝,正式祭天,正式继位。

  皇宫内外仪仗队阵容庞大,各式旗帜、兵器、乐器等组成的卤簿队伍绵延数里。宫殿内,御座前会摆放着精美的云盘和香炉,香烟袅袅升腾,营造出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朕,自今日起正式继承大邺大统,是为大邺第二任皇帝,改年号天安。”时章身着龙袍的龙袍,头戴冕旒,胸披甲胄,腰悬佩剑,站在高台之上俯视下方诸臣。

  群臣们会身着华丽的官服,按照品级高低整齐排列,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齐声道:“皇上圣明万岁,万万岁!”

  随后,章帝接过传国玉玺,加授冠冕。

  身旁侍人宣读即位诏书宣布大赦天下,减轻刑罚,同时宣布新的政策和施政纲领:“自即日起大赦天下,将本应打五十大板之罪减到打三十大板,死罪者非杀人抢劫无恶不作,皆可免死罪。1月后开设恩科大力选拔人才。从今日起,设立禁军,戊卫京城,视为精锐。直接由皇帝领导,日常管理,由兵部负责,”

  此刻新皇登基,天下一主,无数书生赶至京城参加恩科科考,未来江夏女皇漪皇在其中……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