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用思维导图吗

思维导图教会你如何学习

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偶尔发现一本书叫做思维导图,以前就清楚思维导图的好处但是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操作方法,到现在还只是知道并不能运用的层次,这本书很好地解答我的疑惑。这本书是东尼博赞的作品,讲述作者从询问图书管理员有没有一本讲述如何学习的书的疑问开始,因为询问没有结果,于是博赞开始自己的创新之路,他也从许多大师的手稿中获得灵感,比如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的时候就用树状图梳理进化的阶段,达芬奇也会用自己的简笔画记录思考过程,我们先来看看思维导图有什么好处吧。

图片来自网络

1.图片记忆比任何的文字记忆都能更有效更清晰:有科学家做测试给人们快速观看图画并重复,在经过一个大量对比之后,记忆能达到98%左右,几乎可以说没有多大的问题。这是由人对画面的记忆实在比干巴巴的文字深刻多了,就如古代所说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运用通感手法可以在后天训练中让每个人都成为记忆大师。在此基础上,博赞思考如何让枯燥的板块状思维导图更加生动能懂,其要点在简洁和配上一些有趣的图片,让你思考重复的时候能带上这些,比如下午四点要去健身房锻炼,可以在思维导图中画出一个人在跑步机上的样子,想象你正在大汗淋漓地喘着粗气,是不是让这件事十分难以在脑海中遗忘呢,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2.横板比竖版更好:用横板制作思维导图能比竖版效果更佳显著,这个应该跟人的阅读习惯有关,比如我国在古代有过从右到左的阅读习惯,现在都是从左到右,我码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是如此,所以阅读长卷的图片习惯是我们所具备的,在接触不会感到陌生难懂。

3.人的思维是发散性的,永远不要低估比电脑厉害很多倍的生物大脑:大脑是个奇怪的组织器官,就灵敏度来说,目前的电脑还无法到达。这主要是由于人脑可以产生通感,不同于机械的单线程思维,人脑可以多方面发散,利用痛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对一个物品进行定义。写作也是依靠着通感产生的效果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下面这段:“一天夜里,寒风毫不留情地敲打着吱吱作响的窗户,在家中已经饥肠辘辘的苦读生不觉得裹紧衣服,桌上的煤油灯带来最后一丝的温暖,他不知道这点希望火光能不能熬过这个刺骨的寒冬。”是不是很有感觉,你也不觉得在大夏天生出一丝寒意。这就是通感的力量。

接下来应该是如何去创作自己的思维导图,这里作者谈到用多线程思维,主题放在中间,向四周发散开来,其中重要的地方画上点小图案,网上有很多这种思维导图模板可以供我们下载,作者推荐一个叫做imindmap的网站,能提供这些,如果你决定心痒的话可以尝试着做一个属于你的思维导图,记得按时复习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结合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
    少穻阅读 2,148评论 2 20
  •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1.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就是“思维的地图”。 思维导图是基于左右脑运作原理的一种发散性结构...
    敏敏Linda_1bf6阅读 4,913评论 2 36
  • 第一天 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
    Antonio李星辰阅读 2,687评论 0 5
  • 思维导图让你化茧成蝶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思维导图》,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22万字,我会用大约30分钟的时间,为你讲...
    红枣馒头阅读 5,186评论 0 11
  • 清秋,傍晚,凉风拂起衣角,踩着发黄的落叶,闲庭信步 很早,我便常常一个人。在院中的白杨树下,将干枯的树枝...
    落城寂寞风阅读 43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