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年龄真正可以理解并接纳到父母弟弟,一切都是刚刚好。我是该庆幸的,可以在花一般的年龄就学会了如何爱自己爱家人,可以从原生家庭拿到很多很多的力量与温暖。
曾经对待我父母跟弟弟的方式都是以我自己的需求为标准,我觉得好的,她们就应该接受或者说该对我感恩戴德,因为我把自己认为好的给予了她们,表面是我在为她们做什么,实则是一种深深的控制与不接纳,因为我的付出是有标准的,不是以他们的需求为标准,而是以我的认知需求为标准,而且当他们不配合我的时候,我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为家庭付出很多,结果被那样对待。这都是曾经的内心戏。我清楚的记得,06年左右我给弟弟买一双鞋子,我认为安踏的非常好,他认为金虾路的好,我硬是按照我的需求买了一双他不喜欢的鞋子来满足我的欲望,我弟弟心里不喜欢但是为了迎合我,还是要了,那时的我眼里只有自己,看不到他的委屈跟心酸。最后那双鞋子没穿几次,我看到那双鞋子还会非常心酸,对弟弟有深深的不接纳,但是对他的爱还是会减轻这种痛。跟我的父母买东西,也会依照我的价值观,具体事例太多,就不一一列举。想下曾经的自己多么糟糕,给自己跟家人背起了那么多承重的枷锁,表面束缚了她们实则绑架的是自己,所以我暴躁易怒,对外人同样有些深深的不接纳。
往事不堪回首,不痛不醒,怎么可能过好这一生,活好这辈子呢?所以一切都是刚刚好,这是唤醒我的一种方式,同时我也是非常有觉察的学习者。
那天跟老马讨论为何很多心灵鸡汤会这样表达——《懂得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老马是这样表达的,如果头脑只停留在知的层面,那就只是在头脑,为何会追求知行合一呢,那就是不止要知道,更多的是需要去做去行动去体验,从中去反思感受,才能达到目标。我非常认同,不知大家作何感想?有何感受?
一个没有自我价值,不独立,不会爱自己的人,怎么会用正确的方式爱别人呢!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反而去给予到别人,这是实实在在的笑话。就比如之前的我一样。曾经我都分不清楚什么叫接纳,什么叫爱,什么叫笃定,什么叫平和,什么叫放手。因为我对所有人,事,物,都是一份深深的控制,在控制中寻求安全感,在自我世界自得其乐。把自己化身为最劳苦功高,最不容易,最苦最难的那个人,活成生活的受害者,手指着外界不停地索取,希望所有的人来配合我,这样我才是安全的。不然就是全世界都辜负遗弃了我。可是凭什么我要求别人为我的生活来买单?就因为我是弱者吗?还是因为装成弱者就值得拥有?
想起曾经的分享,我们化身为人,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如果不过好这一生,又跟花草牛羊有何区别?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活好自己,因为毕竟只有自己可以对自己负责。《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里的一句话是我选择,我承担,我负责。如果我选择,别人承担,别人负责,这就会是冲突矛盾的源头。
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人天生一副烂牌,可以自己打的很好,最后一手好牌;有人天生一副好牌,却打的稀烂。我们活成什么样,一定是自己选择的,别总把手向外指,都是她/他/它,就找自己的原因。
现在对我父母,我是全然的接纳。她们从来不会认为自己的子女过的不错,在外面养尊处优,跟人去攀比。每天闲事打打麻将,跟几个朋友聊天,忙时吃苦耐劳,起早摸黑,因为她们的灵活跟热情,朋友特别多,所以平常打杂工的机会也特别多,前天回家我妈已经在家组建自己的插秧小团队,让我帮她加微信联系别人,哈哈哈。别人都称呼她詹队长。我爸一直都是忙忙碌碌,周边的人跟地方认得至少百分之八十,这应该不夸张。以前我觉得我妈啰嗦,固执,喜欢哭,现在我觉得那都是沉甸甸的母爱,她用语言行动在影响我。我爸也是一样。曾经我觉得我爸暴躁易怒,头脑简单等,其实那都是他心地善良。我对我父亲的接纳跟理解可能比对我妈的更早。
跟我妈买了一个手机,我妈她就说你本来就没钱,不用给我买,你节省点...。以前我就会觉得好烦躁,罗里吧嗦,你不是坏了吗?给你买你就要,屁话一大推,现在我就耐心跟她说,是真的理解到她的担忧顾虑,眼里真的有了她。因为她心疼我。我外婆前几天病情加重,我妈跟我打电话在哭,说她回娘家没有亲人,就剩一个妈,说外婆造业等,哭的稀里哗啦,以前我觉得一天到晚就晓得哭,本是事实存在的事情哭有什么用,真是醉了,烦她的没办法。现在我会宽慰她,说每个人都有烦恼,只是不一样。你也就外婆让你觉得难过,可是我跟弟弟都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基本不用你操心等,她也就释怀了很多。其实我的妈妈也着实不容易,亲人都相继离去,可是她依然把自己活成生活的创造者,这让我可以更坚强的面对生活的起伏。
从最开始的学习,我勇于表达,喜欢发表,到现在我学习的状态,我喜欢沉默,善于反思,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我很惊喜自己步入了学习的第二个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进入第三第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