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的表现
很多人大便之后,发现大便不成形、溏稀,粘在光滑的马桶壁上,很难冲下去。如果在周末,费力地上完厕所,还可能回去继续赖床不起。如果再继续观察,会发现他们多半嗜睡、困乏无力、满脸油光、浑身黏糊糊。
中医将大便溏稀不成形,满脸油腻,嗜睡,困乏无力等这种状态称为湿气重,体内湿气重还会引起头脸油腻,皮肤松驰、色斑、痘痘、湿疹等诸多皮肤问题
湿气非常普遍,十人九湿,如果想进一步准确的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耐心看完下面6条。
1、肺弱
胸口闷,喉咙有痰
2、肠胃排泄出了问题
大便糖稀,不成形,小便排泄不畅
3、气虚,阳气不足
困乏无力,无精打采,怎么睡都睡不够。头晕犯困。
4、脾虚
体重逐年增加,肥胖水肿。偏瘦的人也会有小肚腩。脾虚是导致肥胖的主因。
5、胃弱
胃胀,胃难受,多吃点东西就成积食,大腹便便。
6、肾虚
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
湿邪的食疗方
《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湿气会首先造成脾虚,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脾虚之后还会造成胃弱,肾虚,肺弱,气虚,肠胃排泄问题,而湿气的症状恰恰是这些重要器官功能减弱之后的反应。
因此一定要经常吃一些去湿气的食物,将体内的湿气排出去,还自己一个健康体质。
老中医推荐的祛湿名方叫红豆薏米山药粥:由6位配方组成:红豆,薏仁(炒),山药,茯苓,莲子、红米。
1、红豆:利尿消肿、补血润肤。
2、薏米:常吃保持皮肤光泽,《本草纲目》记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去湿”。
3、山药:滋阴补肾。
4、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养心安神,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有标本兼顾之效,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5、莲子:清心醒脾,补中养神,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和益肾止带之效。
6、红米: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可预防结肠癌。
注意事项:
煮粥时,需要将方中的食材用慢火炒15分钟,祛除原材料本身的寒气,再加水同煮,才能达到好的祛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