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群里推出一条信息《种下一粒种子,我们一起成长》,外出学习正在返回途中的我,看见这一信息,尽管受到电量和流量的考验,但还是迫不及待的打开要浏览一番。
展现在眼前的画面便是——孩子们在种植园里自己取土,自己动手种下喜欢的植物种子,自己浇水呵护……
细细翻看每一张照片,有的孩子神情专注地在观看,有的孩子正与同伴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的成果,有的孩子脸上挂满笑容做自我陶醉状,有的孩子做美美的POS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孩子在认真地画观察日志……
看着的孩子们熟悉的面孔,虽然在外,但能真切感受到孩子们对这次种植活动的喜欢之情。
家长群里也一番热闹,有的点赞,有的感谢,有的因未到园错过了参与而遗憾……
看完信息我情不自禁的在单位群里留言:非常有特色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终身难忘,也是最好的教育。通过让孩子亲身参与,动手种植,闻闻泥土的闻到,感受阳光的温暖,听听种子发芽的声音,此乃童年最大乐趣!当我们放手让孩子去做时,发现这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一次种植活动,如此受孩子们和家长们的青睐,孩子在此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收获亲身体验的满足感。孩子们生来就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凡事都喜欢弄个究竟。教育的初衷就是让孩子获得未知。但获得的过程是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自己体验成功,自己发现秘密,唯有身心合一地参与体验,藏在内心的求知欲才能获得满足感。
在本次种植活动中,孩子的天性——喜于动手、好奇心强的特点就在孩子们收集种子、挖土、浇水、做观察日志中得到了充分满足。
收获兴趣的持久延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在于提供平台,让孩子尽情享受。在享受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自然萌发和培养。种植活动正是让孩子们在没有约束的动手享受中,使其全身心投入。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其实就在无意地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兴趣,以及做事的持久力、专注力和自控力。最终,培养了孩子持久的学习力。
收获发现自然秘密的能力。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期,让孩子们走出教室种植,他们在田野里挖土的时候发现土地变松了,天气变暖了。也知道了植物生长需要土壤,需要水分,需要阳光需要空气。如果没有这些参与的过程,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完全从书中也能获得,但那只是被动的获得,完全没有自己亲身参与而自主发现得来的自然。
同时,孩子们在呵护自己种植成果的过程中,还会有其他秘密发现,比如小草发芽了,小树发芽了,田野变绿了等等。孩子们在自然中不知不觉的发现,获得了新知,这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的无意识培养,更让孩子拥有了喜于发现、喜于探索的能力。
收获了实践和创作的能力。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孩子的两种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种植活动让孩子从动手种植,到浇水呵护,再到盼望发芽、长高、开花结果,一切都是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有许多创作欲望,比如探索没水的植物会怎样、水多了植物又会怎样,不见阳光的植物和阳光下的植物又是怎样的等等。还比如,孩子们在记录植物成长的过程中,还会发现许多秘密,比如有的植物叶面上有小刺,有的植物长的很高,有的植物叶子生虫了等等。针对这些新发现,他们就会有许多新创作,比如拿放大镜看小虫子的样子,画下植物与小虫子之间的对话等等,这一切皆有可能。
记得女儿小时候就因小小种植而喜欢观察植物,上小学了每年春天都会种一盆花,她在观察中发现了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叶子,不同的花朵以及不同的果实。在二年级暑假,她种的金菊开花了,她端着花盆写日记。我记得她描写金菊的叶子“像小姑娘的连衣裙下摆的荷叶边,边上还镶着金丝边,俏的可爱……”这些句子,不是书上学到的,不是成人教的,而是她在动手实践中观察到的,更是在她动手创作中——写日记中自己联想到的。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人人皆知的经典语句:“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幼儿教育就是种下孩子积极行动、良好习惯、开朗性格的重要时期。今天孩子们通过种植活动,一起种下亲身经历的行动,明天将会收获他们热爱大自然、喜于观察的行动;今天种下孩子们呵护幼苗、乐于动手的行为,明天将会收获他们做事专注、喜于探索的好习惯;今天种下孩子们专注做事的习惯,明天将会收获一种平和开朗的好性格;今天种下拥有积极心态的好性格,明天将会收获孩子美好的前途和命运!
看似简单的种植活动,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