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17(4月25日)星期日 厦门 晴天
【日记星球1519号星宝宝,幸福阳光】(第13篇)
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44期21天的蜕变之旅。
昔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从近于墓、近于市、近于屠,直至学宫之旁。
孟子的母亲竭尽全力培养他,有了后来孟子的“亚圣”之名。
今有小弟三迁,从集美,到同安,回迁集美,再到岛内。
昨天傍晚,小弟急匆匆地赶来,说还要用我银行卡里的信用额度贷款,买学区房。
为了孩子,他已经是拼尽全力。
从为人父亲开始,为孩子,他就一直在买、买、买。
小弟的婚房,当年还是我们三个姐姐倾其所有,凑钱,借给他付了首付。靠近成乡结合部,附近的小学,生源质量不高,且夫妻双方工作,都没办法照顾孩子。权衡一下,又四处借钱贷款,到小弟工作的区域,买了一个学区房,期房。上小学刚好可以入住,小弟上下班也方便接送。
房还没交,弟媳反悔了。她在租住同安的一年,也许是对同安印象不太好吧,又提出换房。
最终,还是卖掉原来的婚房,再凑钱,又买了一个学区房。站在阳台上,就可以俯瞰学校的一切。小弟,安安稳稳过了六年。
如今,孩子马上小学毕业了。
他又开始折腾了。
目前,公立学校的优质资源还是很不平衡的。厦门,好的学校,大都集中在岛内。
初中,革除了原来的选拔考试,按户籍划片。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没条件都在创造条件。几年前,买个150平米左右的房子,还可以有户口。
现在,买房,把户口迁到岛内也很难。
弟媳的户口一直在岛内,集体户,没迁出,孩子的也是集体户。满以为可以直接上理想的中学。
今年,政策又变了。孩子上学,不仅要有户口,还得要有学籍。没学籍,只能统筹。想进的学校就很悬。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小弟不敢冒险,期待好运。只能尽其所能,拼尽全力,创造条件。
卖掉岛外的大房,置换了一个30平米的小房,还要欠下巨款。
问他,值吗?
值!斩钉截铁地回答。
他说,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这一点了。
拥有一套学区房,才是对孩子未来最安心的保障。
可怜天下父母心。
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的老爸,改写我命运的人。当年,我一个女孩,自己都不想上学,村里也有很多人善意地劝我爸,“女孩读书都是别人的”。老爸,硬是“固执己见”,在我多次打退堂鼓时,坚持鼓励我上完了高中。我,成了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生。命运从此改写,有了学历,才有了今天。
有了今天,才有了我的明天,孩子的今天。
当年,进厦门,应聘考试,硬件是本科,高级教师。我,才有了考试机会。孩子,也就有了很多可能。
现在,老家小妹,为了孩子,掏尽所有,在县城买房。进不了公立,私立也要进。
我们心里其实都清楚,身为普通人,在这个社会中,能为孩子做的非常的有限。
有人说,“最好的学区房,不如家里的书房”。是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投资自己,高质量陪伴呢?
错过,就只能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父母能做的,就是把孩子送到最好的老师手上,弥补自己的不足。
心安!
努力了,给孩子无限可能,心满意足。
不努力,有可能一生后悔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