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一年前上过台湾创意学老师薛良凯的工作坊“超脑想象力!重塑右脑思维+戏剧创意表达课”。 课堂上薛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大脑科学”“镜像神经元”等非常深奥的专业概念用幽默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并用以下两个图像梳理出如何做到用图像思考和重塑右脑思维从而达到无限创意。
从这两个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要达到创意,第一步是从观察开始,然后记下你所观察到的事物,加以思考整理,接着要做分享,这样才能把这些事物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作为自己的原创创意。
但是问题来了,从学生带着疑问的眼神中薛老师看到了大家的疑问“我用心观察每天在我周围发生的人事物,可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怎么也找不到像老师讲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啊,怎么找创意啊?”
薛老师可是创意之人,一语道出关键:”你要走出去,才能让自己有可说的故事。”薛老师的故事是源自他在旅行中,出差途中 的所见所闻,他上课跟同学跟合作伙伴交流过程的观察等。
走出去,可以有多种方式。 走出去是让自己成长,开拓眼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创意的源泉。
一. 旅行是创意的源泉
台湾文案创意天后李欣频曾经用22年到过44个国家和地区旅行,而恰恰是旅行给她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她的书,她的文案,她工作坊分享的理念,领悟都离不开她在旅行中观察领悟到的创意灵感。
她的《旅行创意学》一书中提到旅行给了她勇气,因为她一直到读大学之前都是非常宅(用她老师给她的评语说是自闭孤僻)的人。 是大学期间父母为她安排的一次美国伯克利大学的英文游学营的经历改变了她。从此她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在22年内去了44个国家和地区旅行。旅行从而也成为成就她创意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参加工作坊,大咖分享会,行业活动
参与自己所在行业的讨论会、讲座、工作坊是很好的成长途径,如果能在这些会议中分享自己的知识的话,更能达到像上图中薛老师说的经过分享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成为自己的原创创意。
我每月都参加自己所在行业的讨论会和讲座,听资深行业大咖的分享,并且尝试在工作坊分享自己的知识,不仅从大咖身上学到新知识,还能在工作坊的分享中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梳理自己在工作中的知识和经验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现在各种各样的工作坊,大咖分享会都是我们走出去的好地方,不管是从这些地方学到的新知识,或是在参加这些活动过程中碰到的人和事都可以内化成为自己的故事。
三. 参与社会活动
比如公益慈善活动就是很好的一项社会活动。
我曾经参加过何香凝美术馆的志愿者。何香凝美术馆的志愿者主要是给参观艺术展的人讲解每一幅艺术作品,如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故事,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及所要表达的意思等等。在每个展出前志愿者都需要通过培训去认识当前展出的艺术家及他/她的作品。通过参与这个志愿者活动,不仅帮助了别人,同时自己对艺术的认知收获更多。
四. 参加体育活动
参加体育活动不仅锻练了身体,得到运动的快乐,而且能交到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有一好友在39岁那年参加了朋友组织的登雪山活动,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现在的老公,用她的话说是她非常非常想跟他一起生活一起过下半生的人。现在的体育活动都有自己的群体,打网球的有网球群,跑步的有跑友群......, 用心观察思考,肯定会有可以说的故事。
五. 离开长期生活的地方,换个地方生活,工作,学习
我第一次离开长期生活的地方是出国留学。留学的经历可谓打开了我的眼界,至今受用。
有一位朋友从国外留学回来后曾经到过上海,广州和北京工作过,而且在这些城市工作期间的每个周末她都要到周边的地方游玩,或是参观这些城市的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这些经历也就成了她的故事,她的文章灵感,并且她每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在工作上都是升了一个层级,因为在这些地方工作生活给了她勇气,应变能力,效率,思考和创意。
小结
走出去,让自己有观察更有趣的人、事、物的机会,从而成就自己的创意故事。
走出去,能让自己成长,开拓眼界,给你勇气,给你应变能力,思考和创意。
走出去,可以有多种方式。不管是 旅行,参加各种行业活动,工作坊,各式大咖分享会,社会活动,体育活动,或是换个地方生活、工作、学习,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创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