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常常做不到我们计划好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一个自己常常问自己的问题。
在疫情最关键的这几天,但是自己已经没有兴趣关心疫情了,因为在电视上专家也说了,这个可能还是要会持续一段时间的。
我好奇的事情是,几乎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大把的时间,我们其实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来学习或者是做一些提高自己的事情。
理由简单粗暴,你有时间啊。
可是结果也是很简单,我们自己内心都明白,时间并没有被我们好好地利用,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那么这中间一定是有一些我们称之为规律或者是说道的东西存在的吧。
这个现象应该不是说现在才有吧。
每一次的假期,我们其实都是有好多愿望或者是说计划的。
就如同这一次,我就有好几项计划
就比如要学习英语。
就比如要学习这个绘画心理学,其实书也是买了不少的,还有一些视频的课程。
就比如还有一些专业的东西。、
就比如自己还想要完成这个一篇专业文章的写作,其实大的框架自己早就写的差不多,就还有一些统计数据再处理一下就可以了。
可是如果你要问我现在结果怎么样,我会说
没有,没有一次完成了计划。
是乎在我们的天性中,其实并不是太喜欢自己被计划的。
上面所说的,断断续续有做了一点,但是没有一直在做,或者是说刻意地做,这可能也是自己不能持续提高的原因吧。
自己还是有在看书,就如同现在,我还是在阅读一本有关写作的书,同类型的书,我其实也是读了不少,但是我自己感觉我自己的写作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想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写作的提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也是分阶段的吧,如果你自己的水平比较低,阅读可以增加你的输入,但是如果有一些东西离你比较远,你是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溶入你自己的知识体系的。
按说,在这个时候,应该是要举一个例子,从文学的结构上面来说,想一想这一个例子应该是什么呢。
我想到的例子是,如果你可以做到年薪10万,你开了一门课程叫《如何月入五千》我相信还是会有几个人来听的吧,可是如果你要讲《如何月入10万》可能就是不会有人来听了吧,也许换一位千万富翁来讲就有人听了,也许是同样的内容或者是说同样的PPT,你们两者讲出来的差距应该也是有的吧。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当你自己无法达到同样高度的时候,对于有一些问题,我们的认识其实并不到位,也不是我们想当然的所认为的那样。
所以现在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可能就是接纳,就是说,你自己可能还不是一个特别自律的人,这是一个现实。
那么在这样一个现实之下,再来安排一下工作,可能相对是好的,应该要承认大部分的计划可能都是不能完成的,可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制订计划,因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去行动。什么会引发改变,我自己觉得是行动。
那么用什么来引领行动,其实是我们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看重的东西是什么,这个应该是很好理解。我们看重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吧。
有的人喜欢去做一些极限的运动
有的人喜欢音乐,
有的人喜欢舞蹈
只要你的行动有利于你自己所注重的价值,我自己觉得你就是可以去做,因为大部分的时候,我们也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