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到书名起,我就有点佩服詹宏志先生,他敢给自己的书起这么一个大而无当的名字。《旅行与读书》这个书名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本旅行文学,倒像是一本议论性的散文集。读内文,我更加佩服詹宏志先生了,每一篇文章,能写上几十页,都快赶上中篇小说的长度了。更厉害的是,一部游记,全书没有一张图片,全靠文字将读者带入情境。我想这是作者对旅行的某种执着,对自己文字的自信,也是对读者的一重考验。幸运的是,我通过了这重考验,如痴如醉地读完了这本书。
这是一部特色鲜明的游记,特色之一是所有旅行中都有书的身影,还有一个显然是“书呆子”的旅行者。爱书人的旅行常常受到书的刺激,有时读到书中所述的某个场景、某件事,甚至是某段描写,都会触动前往某处的动机。我们在阅读中想象自己经历了一场旅行,而一旦对这场想象心有戚戚,就会产生去到书中描绘的地方一游的冲动。如果计划成行,爱书人的旅途中也会有书为伴,这些书或是用来打发时间,或者干脆就是这场旅行的指导者。
爱书人的旅行常常是通过书走进陌生的新世界,让书直面现实,让现实验证书中所写,詹先生的旅行便是如此。他会顺着旅行指南的推荐去找餐馆,到了餐馆会根据书中的推荐来点菜,常常因不虚此行,而加深了他对书本的信任。他会顺着旅行指南的推荐去找旅馆,甚至就要书中那个最让他着迷的的房间,毫不妥协。书在旅行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是个靠谱的导引者,但有时它也会有让人误入歧途。比如:詹先生在瑞士少女峰附近旅行,被随身携带的旅行指南上所写的可“漫步健行”的旅程所吸引,结果经历了一场险象环生的登山之旅。詹先生在印度德里旅行,因为一个贩卖地毯的商人能吟诵自己喜爱诗人的诗句而买下价格昂贵的地毯。
这部游记的特色之二是“吃”成为旅行中居于核心的项目。全书10篇游记,6篇都与食物有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京都觅食记》和《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这两篇简直就是作者所写的日本美食之旅。我们对食物的感觉更多依靠的是味觉,而且那种感觉复杂多变、稍纵即逝,如何能写得让读者看了如临其境,如尝其味,食指大动,实在是个大难题。但詹先生却能将两场美食盛宴写得让人直吞口水,其间出色、细腻的描写和恰当、丰富的形容,让每一道菜的色、香、味、形都立体地呈现出来,着实厉害。
旅行与读书,这两件事在詹先生这里彼此融合,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的阅读并不因为旅程结束而终止。事实上,我们还可能继续阅读,也继续阅读和我们旅行地相关的书,或者说,我们对我们去过的地方可能阅读兴趣还会增加许多,因为我们对它有了某种亲密的理解。”旅行因读书而起,读书因旅行而更深刻,这样的互相成就实在是很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