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带小朋友去医院检查,被门诊大夫告知马上去急诊,结果在急救中心被留观。
傍晚,对面病床送来一个急需洗胃的中学生。随着病床推进来,护士们风风火火忙碌起来,吊水的吊水,备仪器的备仪器。后面跟着惊慌失措的父母。洗胃的过程非常痛苦,中学生几次因为太过痛苦,身体控制不住地痉挛、打挺,好几个护士死死按住才没有从病床上掉下来。中学生的妈妈一直抱着个子已经很高大的孩子,轻轻拍着,期望可以抚慰她。“别怕,宝宝,妈妈在,妈妈在呢。”
在旁边目睹这一幕的我,十分心酸。如果我的孩子,养到豆蔻年华,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去喝药自杀,要怎么办?幸亏是救过来,没有救过来的话,做父母的如何自处?只怕整个世界从此一片黑暗吧。
中学生洗完胃,转病房被推走了。我听见几个护士在议论,说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送来洗胃的闹自杀的孩子特别多,难道是因为疫情家长和孩子总待在一起,矛盾激化了?
哎…… 在同一个医院,有的孩子还在努力与命运与病魔抗争以求得生的机会,有的孩子却因为一时意气想放弃自己的生命。
陪护到半夜,隔壁婴儿病床来了一个两个月大的小婴儿,跟我们家月龄相仿。护士过来抽血,小婴儿太小了,得按住胳膊,小婴儿吃痛,开始挣扎嚎哭。小婴儿的妈妈心疼不已,啜泣着呢喃“不怕,不怕,宝宝,妈妈在,妈妈在”。
这两个“妈妈在”的瞬间,我都泪目了。为她们,也为自己。
我们转到急诊,大夫一上来就说,现在有各种危急症,孩子又太小,要我们做好心理准备。整个就给吓懵了,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挺好的孩子,怎么一下就要等着送ICU?
各种抽血、CT、插着呼吸机,孩子各种哭。孩子一哭,我的心都碎了,也几乎是本能地脱口而出:妈妈在,妈妈在。六神无主方寸大乱之时,只想怎么才能带给宝宝一点力量,一点安慰。如果有办法可以让她好受一点,我愿意付出所有。
十几年前,我发高烧的时候,我的妈妈也说过这样的话。
世界上的妈妈,但凡能代替孩子遭罪,肯定就义无反顾去替了。
一声朴素的“妈妈在”传递的就是妈妈这份替而不能的深爱吧。
感谢命运眷顾,我们最终有惊无险,平安度过,熬过了在儿童ICU门口苦苦等待的日子,也目睹了一个个家庭的痛苦与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