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直不敢去读《许三观卖血记》,也再也没有勇气去品读余华笔下勾勒出赤裸裸的苦难生活。
对我来说,余华的作品掺杂着那个时代许多特有的印记,动乱、疯狂而又悲情。
他的作品《活着》中,有庆因为给难产的县长夫人输血,最终被医生活活抽干血而死。
只是因为他的血型吻合,命运便伸出了左右生杀大权的双手,年轻、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成了权利的牺牲品。
《兄弟》中的宋刚,经历了兄弟李光头与爱人林红的背叛,怀着对人世间无比的眷恋,在美好的晚霞中卧轨而亡。
宋刚是那么的善良,对待李光头是那么兄弟情深,翻天覆地慨而慷,对待林红是爱的那么的痴情,爱的深沉,最后却偏偏选中了他。
随着阅读的深入,也在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心里的极限。
当看到卖血的阿方、根龙相继离逝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在生活这滚滚的车轮中,许三观这样的小人物能够得到善终。
一口气读到最后,当许三观哭诉着自己的血再也卖不掉的时候,悬着很久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自己也狠狠的舒了一口气。
余华先生生生的把生活的阴暗面撕开了、揉碎了展露在了我们面前,又一点一点缝合生活带来的创口,最终完好如初。
这大概是最好的安排。
或许这也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有人哭,有人笑,有人闹,只是人生的出场顺序不同而已。
02
文章中,许三观的卖血经历贯穿了整部小说脉络。
通过卖血他讨得了老婆,也让他的家庭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卖血俨然成了这个家庭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有时候在想,除了卖血,难道没有别的途径可以选择了吗?
介绍他卖血的阿方、根龙相继死去,难道他心理不畏惧死亡吗?
可阅读中我分明感受到了来自生活的无奈和对死亡深深的恐惧,可生活让他一次又一次的不得不重蹈覆辙。
卖血对他来说,对整个家庭而言,或许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了。
文章中的两处情节深深的打动了我。
为了好好招待二乐的队长,看着一贫如洗的家里,他不得不再次选择去卖血。
他不顾卖血虚弱的身体、不顾激烈的酒精反应,拼尽了全力去陪酒,只为让队长吃的尽兴,喝的快乐。
本以为熬过了冬天,温暖的“春天”即将来临,然而一场“倒春寒”却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整个家庭。
他最疼爱的儿子一乐得了乙肝,急需转院去上海治病。
在他向周边借了一圈钱以后,便急匆匆的让自己的媳妇许玉兰带着一乐赶往上海的医院。
为了凑够一乐后续治病的钱,在前往上海的途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去卖血,不顾自己即将被掏空的身体,不顾已经脸色蜡黄的自己,不顾在冬天里已经瑟瑟发抖、身体温度逼近“零下”的自己。
甚至中间因为失血过多,而差点命丧黄泉的经历,但他依旧那样我行我素,依旧那样不要命。
正如他对别人所说:”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都经历了,而他的儿子还年轻,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美好。”
所以他拼了命的去卖血,只为全力以赴去救活自己的儿子。
中间我看到了厚重的父爱,也看到了生活选择中为了子女想要“砸锅卖铁”甚至可以卖血、卖肾的天下父母。
03
生活的不易不仅仅体现在小说中,现实生活的残酷更让人触目惊心,生活中有些人仅仅为了活着就已竭尽全力。
这一段时间“冰花男孩”感动了很多的人。
在同龄孩子被父母娇生惯养、在全家人温暖裹挟中度过冬天的时候,他却过早的成了留守儿童,过着常年吃着土豆的日子。
上学的路,没有别的孩子那样的车接车送,更没有父母的陪伴,漫长的一个多小时候的路程,需要他顶着严寒独自一人前行。
学习环境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出入有空调,有暖气,他一直在一个没有什么取暖设备的教室里学习,用一双被冻红的沟壑纵横的双手,自己温暖着自己。
那天期末考试,气温骤降,由于赶得匆忙,忘了穿上厚衣服和带把雨伞,走了一个半小时的路,到学校才发现自己已经“白了头”
这便是“冰花”男孩的由来,冰花很美,但生活却展现给我们的是血淋淋的残酷与无情。
就在大家还在为“冰花男孩”唏嘘的时候,“快递男孩”李长江的故事又进入了我们的眼球。
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由于无人照顾,只有跟着父亲先前的同事一起生活,有时还帮着父亲的同事一起送送快递。
看着他那幼小的身躯,看着那快要与他齐高的快递,心情也随着外面的温度降到了冰点。
在同龄的孩子还在与天真无邪为伴的时候,他早已步入社会,扛起这个年龄不应有生活重担。
生活得多无情,让祖国的花朵过早承受了生活实苦,遍尝人世冷暖?
04
许三观最后一次去卖血的时候,血头拒绝了他,最终让许三观痛哭流涕。
有时生活大发慈悲最终放过了我们,可是我们可曾放过自己?
当源源不断的捐款涌向“冰花男孩”的时候,“冰花男孩”的父亲却说:“不希望因为这件事让自己的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更希望他脚踏实地一些。”
外界的帮助只可能是短期的改善生活,但在生活这条单行道上,我们注定要独自前行,生活冷若寒冰,但我们却需要暖如春风。
正如别人所说:“这个世界无论好与坏,公平与否,残酷的现实还是温暖美好,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一场蜕变,你现在吃的苦,必将照亮你前行的路。”
生活也就是这样,熬得住就出彩,熬不住就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