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查不出原因”的难受,也是身体在求救。
清晨被喉咙的干涩感拽醒,没有发烧,只有咳嗽和咽喉痛,每一次吞咽都带着细微的磨砂感。起身时头有些发沉,像裹了一层潮湿的棉絮,脚步虚浮却踩不出具体的疼痛点——翻开病历本,最近的检查单上写着“非甲流、非乙流,未检出明确病原体”,可身体的不适感却真实得无处遁形。
这种“查无实据”的难受,像一团模糊的雾。可能是久坐后突然袭来的腰背酸胀,明明没做重活,肌肉却紧绷得像拧成结的绳子;也可能是下午突然蔓延的疲惫,眼皮发沉,注意力像散了架的拼图,连简单的文字都要逐字逐句反复读才能懂;还有时是莫名的喉咙发紧、胸口发闷,深吸一口气却觉得氧气没递到肺里,明明窗外阳光正好,心里却像压着块湿毛巾。
别人问“你怎么了”,我们只能含糊地说“不知道,就是不舒服”。没有清晰的“发烧”“咳嗽”当借口,连休息都显得底气不足——好像只有被病毒、细菌“实锤”击中,身体的疲惫才值得被看见。可只有自己清楚,那些说不出口的难受,是身体在悄悄拉响警报:或许是最近熬夜太多,免疫系统在无声抗议;或许是长期对着屏幕,颈椎和眼睛在默默“罢工”;又或许是攒了太久的压力,终于通过身体的不适冒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