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生命的最终目标是幸福。
我参与了这场面相全世界的免费公开课,看到第二篇,就忍不住向朋友推荐了,特别精彩。
人们都怀着自己的幽怨,我觉得生活本该如此,完美主义者受着自己的折磨,拖延症反复质疑自己,焦虑的人夜不能眠。
tal教授就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tal教授思考人为什么不快乐?要怎么样让人们快乐?于是他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
幸福都有它的的基本水平,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基本水平,比如你大吃一顿,得到暂时的满足感,到这种感觉持续到吃过饭的2个小时候,你还是会回到你原来抑郁中,这种感觉之所以短暂,是因为你从高满足感迅速回落到了自己的基本水平上。因为这就是你的幸福的基本水平得到了暂时的满足感,短暂的满足感只是幸福基本水平的峰值,哪怕你考进清华也只能高兴个一个月两个月。中了500万彩票你高兴半年,你又回到了原来的抑郁中。高兴之后,该抑郁的还是抑郁,情绪会被外部实物所感染,但是基础幸福水平被外部事物改变是很难得。
其实从出生开始,人的幸福水平已经被决定了,有的人天生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有的人则整天愁云满布,长大后,基础水平会被生活环境,健康状态,甚至国家政策所提高,或者降低。而关于财富对基础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是很小的,所以住在豪宅比无家可归的人一定要幸福,但不一定比住在普通小区的人幸福呀。
但是,要怎么才能提高基础水平呢?难道要是自我安慰吗,然而并不是这样,如果你为了一点点积蓄,一口饭吃而去工作,那么你一定是一直不开心的工作,也就是我的领导对我说的,某某工作不在状态。如果换一种角度,上班是为了做喜欢的事,比如我卖衣服是为了让每个女生都漂漂亮亮的。既然你不能改变你工作的价值,那么就努力去寻找你工作的有趣的一面,你就会慢慢的发现工作的价值不是为了一口饭吃。
我们需要对事物的感激,人总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就像得寸进尺这个词语,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麻木不仁,而且人们都喜欢攀比,也就得不到幸福感和满足感。你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感激心,比如每天写5条感激的话,给某个人写感谢信,这样我们就可以下意识的去寻找值得的事物,从本质上创造了新的价值。
行为影响态度,增加自信,习惯反过来塑造我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心怀感恩,每件事都看做是美好的,毕竟生命的最终目标,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