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风月说4《连城》所谓生死相依,背后都有以命相助!
月黑风高夜,狐仙来敲门。我是匀木,欢迎来到“聊斋风月说”。
上一讲,我讲了《金陵女子》,说得是赵姓书生抱得美人归,虽然他不算负心汉,但是因为怠慢美人,最后被美人甩了,一段好姻缘就这样结束了。聊斋里到底有没有两情相悦、生死相随的爱情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这样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连城》。
这个故事里男主人公是一个晋宁的书生,名叫乔生,原文评价他是“少负才名”,就是年少时就是远近闻名的才子,而且“为人有肝胆”,是非常讲情义的一个人,有件事情可以说明乔生的这个品性:他有一个与他志趣相投的县令朋友,在任上死了,但是老家却在千里之外,他家人没有钱财返回老家,困守在晋宁。乔生呢?“生破产扶柩,往返二千余里”,乔生就是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当路费,亲自送这位县令朋友的灵柩和家人回老家,这一趟就让乔生家徒四壁了。
乔生有才,而且为人仗义,按照郎才女貌的故事规律,美女该出现了。这个美女就是晋宁大户史孝廉的女儿史连城,连城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工刺绣,知书”,也就是擅长刺绣,又知书达理,那史连城长得怎么样呢?乔生有一次遇到了史连城,用书中的话就是:“女秋波转顾,启齿嫣然”,连城对着乔生嫣然一笑,就是这一笑,让乔生的感叹:“连城真知我者”,也就是乔生把连城当成知己了。这里我们说明一下,史连城得确是美,但是真正打动乔生的却是史连城的一笑,而且,后来乔生真得和连城生死相随,做到了士为知己者死,这里我们不禁有些疑惑:难道美人一笑真得有这么大魅力吗?
当然不是。原来,史孝廉曾把史连城的一幅刺绣《倦绣图》拿出来展示,“征少年题咏,意在择婿”,就是通过少年为刺绣题诗的形式,选女婿,当时乔生题了一首,连城看了,非常高兴,“对父称赏”,向父亲夸耀诗人的才华,乔生题的诗是这样写的:“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
这首诗的确不错,不过,仅仅是才华出众,还不一定能获得美人芳心,但是乔生当时一激动,又做了一件事情,正是这件事情,让连城对乔生动心了。
乔生又做了什么事呢?他附赠了一首诗,专门称赞兰窗刺绣技艺高超:“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乌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给刺绣题诗,仅仅是显示才华,这属于公事公办,但是另写诗称赞连城的刺绣技术,这就属于私交了,让美女感受到乔生对自己的关注,一下子让美女动心了。其他的傻帽书生呢?都忙着显摆才华呢。你有才华了不起啊?有才华的人还可能家暴呢!关心人才是最关键的,瞧人家乔生的撩妹技术。
连城动心了。她私下打听了一下,乔生这个书生空有才气,家里很穷,又没有功名,连城就犯愁啊:父亲是不会同意自己嫁给穷书生的,所以,连城就让人给乔生送银子。大家可别以为连城在帮助乔生脱贫,人家是“赠金以助灯火”,就是资助乔生学习。多么脱俗,多么高雅,用钱做了超越钱的事情,这就是连城的不俗之处。乔生为此感叹到:“连城我知己也!”现在我们就能理解,在连城对乔生嫣然一笑后,乔生为什么能做到生死相随了。
故事本来要往美好结局发展下去,但意外出现了:史孝廉把连城许给了当地富商的儿子王化成,乔生干着急没办法,不过,乔生的机会也马上到了:连城病了,有一个西域来的和尚出了一个偏方:“须男子膺肉一钱,捣合药屑”,就是要男子胸脯上的一钱肉,捣碎了配药。既然能救命,那就照方抓药吧!老丈人史孝廉就派人给未来的女婿王化成说这件事情,王化成一听就笑了:“痴老翁,欲剜我心头肉也!”一百个不答应。没办法,史孝廉就出告示了:“有能剜肉者妻之。”谁能为连城剜肉,就把连城嫁给他,老人家是真着急了。
这次招亲和上次题诗招亲不一样了,是要出血的啊,原来争着娶连城的人一听这个,马上一哄而散,但乔生就把这事做了。连城吃了药,病也就好了,按照约定,史孝廉该把女儿嫁给乔生了,于是,史孝廉就派人通知了王化成一声,说你看,当初你不愿意割肉,现在连城有了救命恩人,我们按照约定,得把连城嫁给救命恩人啊,也许史老爷子还可能说些买卖不成仁义在之类的话,但是王化成一看,美人病好了,美人还是我的,婚约还在嘛!所以,王化成当时就翻脸了,把史孝廉告到了官府。
史孝廉没办法,这头整不了,就做乔生的思想工作:请乔生吃饭,给乔生一千两银子,说女儿不能嫁给你了,嫁给了你,我老头子就得去坐牢。乔生一听,也恼了,真是岂有此理,说了一句:“聊以报知己,岂货肉哉?”就是我剜心头肉是为了救知己的命,难道我是为了卖肉换银子吗?说完,拂袖而去。
这事情最后传到连城耳朵里了,姑娘心里就过意不去啊,但又没什么办法,就派一个女仆人带话安慰乔生:“以彼之才,当不久落。天下何患无佳人?”就是以你的才华,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还怕没有佳人吗?并且告诉乔生,她做了个不详的梦,三年必死,不用和别人争夺她这个快要死的人了。
一般男人听到这里,权衡一下,拿了那一千两银子,然后考取功名,再找个美女为妻,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乔生没有,乔生说:“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这书生根本就不是为了贪恋女色,而是把连城当成知己了,而且,人家的这个观念从来就没有动摇过。乔生当即让女仆人转告连城:“相逢时当为我一笑,死无憾!”,这才有了前面讲的“女秋波转顾,启齿嫣然”,而乔生后来也真得做到了“为知己者死”。
故事接下来,就是王化成来逼亲了,逼得连城旧病复发,几个月后就死了,乔生前来吊唁,是“一痛而绝”,哭死了,真是应了他自己说的“士为知己者死!”接下来的故事就转入神奇的鬼魂情节了。乔生死后到了阴间,发现那里的大街上人来人往,卖东西的,卖东西的,跟阳间一样,而且恰巧遇见了死后的连城,两人相见后相认了,都很高兴,在一位阴间朋友的帮助下,他们被批准还阳,只要他们赶回家,他们就能复活。
两个人就携手往家赶。快要进城时,连城有些担心:复活后,王化成再来逼亲怎么办?事实上,在他们复活后王化成真的买通官府的人,协助他前来逼亲,只是连城以死相争,两人才终于结成了夫妻,但是,现在两人真得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两人拉着手到了侧厢房里,想办法。
连城想到了办法,先和乔生啪啪,连城的理由是“空事不谐,重负君矣,请先以鬼报也。”就是连城担心复活后,王化成再来逼亲,再次辜负乔生的深情厚谊,就先以鬼的身份来报答乔生。乔生当然求之不得,而且也乐在其中,原文是“生喜,极尽欢恋”。
当然,男欢女爱,谁也愿意,而且,在古代,这就是女方表明生死相随的一种方式,后来,连城复活后,跟父亲说要嫁给乔生生的一个理由,就是“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就是说:我已经是乔生的人了,如果要我嫁给别人,我还寻死。
最后,两人如愿所偿,成了夫妻,不过书中唏嘘的是:“一笑之知,许之以身,世人或议其痴。”就是说,因为一笑相知,就以生命相许,也太傻了吧!其实,这只看法忽视了乔生和连城两人的两情相悦和生死相依。首先,两人是才情相当,都有才华,我理解你,你欣赏我,这不仅在古代,在当代也是难得,而且连城对乔生是“赠金以助灯火”,不是富婆养小白脸,这在非常仗义的乔生看来,更能是难能可贵,所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