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发现,身边大量读书的朋友一下子变得很多。
朋友圈晒微信读书的打卡记录只算基本操作,拍摄买书开箱、展示豆瓣阅读的勉强算进阶选手,读书群越来越多,小红书“读书博主”的垂直分类看起来也很火热。
有“全民读书”的观感一定是件好事,但看到很多以“月读N本”的速度推进的读书报告,一下子感到很有压力,仿佛有一类美食,原来并不为人所知,穷人也有余裕享受,但某一天这种美食突然变成了时尚的优质原料,被热情追捧,竟搞得大家都很难安然食用了。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各种形式的组会讨论很多,如果不读书,举不出实际案例,会上肯定没话说。
大概源于此种痛苦经历,工作之后对作为业余生活一部分的阅读,竟然有了近乎“固执”和“自我”的方式。
讲讲我的方法和思路吧——
每年市面上的图书产品不计其数,参差不齐,不必要对“读书”或“读书人”过于迷信,从自身学习、工作和认知的需求出发,优先挑选和“自己”相关的书。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你看到上海的疫情感到悲伤,怀疑社会出了问题,一肚子气,但又无从骂起。那不妨找点书了解下中国的政府治理结构,或者一些通用的城市规划、社会逻辑的书,了解一下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像这阵子比较火的《置身事内》,《城市与兴衰》,《博弈与社会》,更贴近中国经验的《八次危机》等;想和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实际经历更贴近一些,那么描述企业成绩的《激荡三十年》,反映改革趋势的《渐行渐远的红利》等都很好。
还可以基于起初几本的脉络,继续去找延展阅读,更可以去找国外宏观经济相关的书,不必逼迫自己上来就看学术著作,从热门的、好懂些的读起,也能有全面的理解。
再比如,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交流不畅、被人排挤,亦或是单纯工作技能不足,与人沟通又无法解决,也不妨针对相关领域,找几本书,系统性地读一读,练一练。畅销书、工具书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边读边想,结合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很可能没读完就有答案了。
从看到的现象读起,从内心的疑问读起,从一时的兴趣和好奇读起,才能读得下去。
举个例子,对刚入职场的朋友们,我推荐四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用图表说话》《学会提问》《金字塔原理》,用来帮你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沟通思维、表达体系。
这四本书也被誉为“美团四大名著”,因为美团前高管老王经常推荐员工读。
它们长什么样呢?
排版和设计巨丑,长得很像心灵鸡汤。
我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果早点读一读,学一学,工作汇报一定会写得很漂亮。
我们读书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不是比谁更高级。
不用到处找书单、看排行榜或是刷读书博主的推荐,依靠他人推荐书单,说明自己还没有真正开始阅读。
很多朋友会有相似经历,你的下一本书,会出自手中正在读的这一本。
越深入了解一个领域,就越需要体系化的延伸。一本书,读着读着,大概率就会从中浮现出下一个想了解的知识点,进而再去找书。
或者,读到一个作者,觉得写得真好,不由得想把他所有的书都买来看一看。
就这样,一环扣一环,像追剧般,一个月后,蓦然回首,原来自己已经解锁了一个新世界。
那么,读书博主家里那么多书,都读完了吗?
可以很确定地说,必然没有。
书是不可能读完的,正如一个人不可能学到“无穷智慧”,你只能尽可能接近。
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大家都是。
读一本书的速度不在于阅读文字的速度,而取决于你当下的心境和遇到的问题,要深读一个知识点,需要停下来思考琢磨,甚至画图、做笔记,速度不可能很快。
刻意追求读书数量,约等于要被迫读很多小说和快餐书,没有必要。时间宝贵,吃垃圾食品做什么?
“阅读”是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在我看来,电影、话剧、旅行、与人交谈,看知识视频,都属于“阅读”的范围。不是一定要把自己摁在书桌前,阅读是手段,为我们认识世界、维护个体的自由度和完整性服务。
我们需要构筑起一套舒适的、适合自己的阅读观念。它不是另一项任务,不需要打卡,也没必要作为成长的里程碑去看待。
不读书的人未必没有智慧。智慧有很多种载体,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经验。武功高强的扫地僧用木棍也可杀敌,遍身铠甲的将军未必不是弱者。
还是那句话,我们读书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好一点。
这种“好”,可能是学到了技能,升职加薪,可能是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谈资,可能是心理上更快乐,心情更平静。
除此之外,不需要为此赋予更多意义了。
祝大家拥有自己美好的阅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