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沦陷,不成谜迷》
诡谜系列(陸)
文 ‖ 西子谦
生活的繁华一旦落尽,心将归返到清静之处。由此,推动一场悄然无声的私人化盛大进行,在寂静之中且看如何巧妙支配着内心所需。但若不堕落于热闹与虚荣之中,应该是醒悟于人世,了然于取舍。
心身不沦陷于虚荣的尘世之间扑腾,精神世界就不沉降于扑朔迷离里狂乱。
一个独醒行世的行人与一个浑沌在世的路人,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独醒于世的行人走在朝圣的路上,从不因岔道而左右也不因阻碍而言败;浑沌过路的人习惯循着他人的足迹,了无主张畏前惧后的闯荡。
说到底,人世间分为“醒活”与“死活”的两种生存状态,带着灵魂与肉体并具有思想的人是人的基本活法。不是遵循基本的活法,几乎都是一躯空壳的肉体在漫无目的的游荡。
不被善好的生活,哪里是生来就困苦一生,分明是人心无所向而自我迷乱来扰人神志,妄断了青云之志愿意受缚于池中物罢了。
究极觉醒, 通常啊,都是人心执着于物,惑乱于迷所撇清不了的悔恨。
当然了,平凡人有平凡人的高贵,只是与真正愿意苟活在市井的人的不同之处:虽平凡,内心有一片天空,灵魂无时不在高空展翅翱翔;内心有一盏明灯,精神灯芯不被生活在底层颠沛流离而扑灭。
平凡的世界,有一束光,柔和不刺眼,光线不闪烁,格外的清亮而笃定,可以穿透漫天的风霜,刺破千里苍穹,抵达人间的天堂。
心不沦陷,灯火不灭,摇颺葳蕤,与世推移。心中有光,不成谜迷,阳光匝地,天地俱净。
生来,任重而道远。当一道屏障横空而来,更多的是人心自设的诘难,被迫于落荒而逃而逃不出的迷局。屏障,成为了一生的谜,一生难能去解读。
所有的迷局,若不能自解,怎能破釜沉舟的怒放起生命的绚丽?
有些花开,需要等待一场春雨,可恰好这场春雨偏偏姗姗来迟。世间的美好啊,往往在无数次的等待里翘首以盼,然而望眼欲穿等不到春雨细润,那颗经不起苦苦煎熬的心已然枯干早已凋残。
抑或总是到若干年以后,相逢一个可以化解迷局的人,从此内心的一道屏障缓缓打开,阳光直射心谜如锈一一脱落。
千转百回以后,蓦然回首,青春不再,花若能开,枝柯难盛;细数光阴点滴,那时的谜迷,事实上就是心在沦陷。终于发现,有些等待,结果只是一片沉寂,久久没有回响;谁的谜迷,不是到了最后,谁来解结呢?
生活的谜迷,尽管待得人来解,那时再许一场生命的花期,恐怕早已错过,从此不再。
一个从来不知道要怎么去生活的人,或是从来没有过生活方向的人,不会懂得这一辈子究竟怎样生活才是理想的活法。
人之所以累,罪在误以为人生总是太匆匆,那些苦短的芳华不容刹那间就过份凋零,大概总是恐慌无人嗅闻吧。因而心在颠沛流离里生根烂本不能破土而出,便折损风骨的凛然气势,从此生命不见芳华,难沐春光。通常,纠葛在千头万绪的谜底里不能自破,妄以他人雪中送炭千里奔赴来解迷。
愈是迷乱,愈发失陷。谜底,总是在设谜人那里有答案。自己的谜不允许迷乱,心中有底便不用外解,只因心中灯火不熄。
拥有品性美的人,所能自持品性上的通透与明净,不会沦陷在心身以外的迷。无论顺逆得失或成败,不迷失方向,对生命绝对的负责与敬畏。
深守于底,了然于胸;俱往于简,心不沦陷。
此等活法,终不会堕落于迷离里侵蚀腐化品质的根本。
凡人行世,灯火不灭,不成谜迷。